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生命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提到“饑餓”,很多人都將其視為減肥時痛苦的代名詞。其實適當餓一餓,對身體的確有一定的好處。
01
兩個時間餓一餓
對脾胃有益
專家表示,適當的饑餓可以調養脾臟,適量的饑餓感能刺激腸道蠕動,使胃液分泌正常,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身體的內在調節機制得到休息和恢復。
在下面兩個時間點餓一餓,對養好脾胃有好處:
■ 睡前
睡前保持饑餓感,胃腸會越來越好。特別是晚上10點后處于脾胃休息的時間,吃太多反而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復,建議晚餐吃六七分飽就夠了。
■ 服藥后
服藥后吃太多的東西容易稀釋藥物的濃度,還會增加胃酸分泌,導致脾胃病的加重。
02
餓一餓,對身體還有這些好處
多項研究證實,適當的饑餓對身體有好處。
調節免疫系統
外國某研究團隊發布的一項研究稱,大腦對饑餓的感知可以直接影響外周免疫細胞的動態調節,而這個過程和身體是否真的缺能量無關——也就是說,光是“覺得餓”,就足以讓免疫系統發生變化。
有助延長壽命
另一項研究發現,偶爾“餓一餓”有助于延長壽命。研究人員稱,這可能與進化過程中的適應性反應有關。
促進大腦健康
遼寧省神經系統疾病發病機制研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短期禁食會導致大腦代謝發生顯著變化,促進大腦健康。
03
保持“饑餓感”不是過度挨餓
專家表示,長期飲食過量的確危害健康,容易引起肥胖、血糖升高、代謝及消化系統等方面的問題,這時候只吃七八分飽、適度保持饑餓感往往是有效解決辦法。
七分飽:胃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明顯變慢;
八分飽:胃里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
九分飽: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里已經脹滿;
十分飽: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以下幾種情況可以用“餓”來解決:
保持饑餓的程度因人而異,萬不可因以前吃太多就矯枉過正。過度饑餓既達不到健康的目的,又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建議用熱量來計算一日飲食的多少,成年人每天可攝入1500—2500千卡,具體根據個人活動量來決定,通常超過2500千卡為過量。
此外,飲食規律也很重要,對于多數國人來說,胃在用餐后3—4小時排空,胃腸道是有記憶的,按時按量吃飯有利于把控好食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