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顧愷之《女史箴圖》在大英博物館展出。
這件當今存世較早的中國絹畫,乾隆愛到擺在案臺,被譽為中國美術史的“開卷之圖”,不僅需要預約進館才能看到,且每位游客只能參觀十分鐘。
很多到館的國人感慨,什么時候才能在中國看到這件國寶。
有人曾統計過各朝各代的文物流失量,清朝是最多的。
這些國寶的流失,也見證了近代中國一段沉重的歷史。
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起了一場侵略,史稱“第一次鴉片戰爭”。
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彼時閉關鎖國的清朝。
戰敗后的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
此后的中國,開啟了長達百年的屈辱與抗爭并存的歷程。
李鴻章稱,經歷了康乾盛世的大清帝國正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此后,華夏九州,赤地千里,各路豪杰各色人物粉墨登場——
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李鴻章、張之洞,湘軍統帥曾國藩; 洪秀全、慈禧;
伴著“五四運動”的革命號角和民國各色軍閥的混戰……
這一百年里,也藏著眾多“謎團”——
總是簽訂喪權辱國條約,李鴻章的罵名背后,藏著多少無奈?
辛亥革命只是推翻清政府的多米諾骨牌的后一張,而導火索居然是一個外國人策劃的一場金融詐騙……
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
原來慈禧也坐過火車,還是從石家莊坐到北京;
中國第一家股票公司,是李鴻章在1873年創辦的輪船招商局,李鴻章也被稱為“中國股民之祖”......
如果你想了解中國近代史,想知道三千年的華夏,怎樣一步步從一個“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變成人盡可欺、任人魚肉的對象?
又是經過怎樣沉痛的覺醒和無數先輩前仆后繼的努力,才有了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
今天小編分享這部被譽為“中國近代史開山之作”的——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全新修訂增補版
由史學大師陳旭麓先生作序推薦,作者女兒親自撰文紀念。
1
中國近代史的開山之作
理清百年歷史脈絡
中國近代史,自鴉片戰爭算起,時間只有一百多年,但千頭萬緒,紛繁復雜。
蔣廷黻先生在這本書里系統講述了,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洋務運動到百日維新,從林則徐到李鴻章,從洪秀全到孫中山,1838年到1926年近百年間,中國歷史的演變、文明的沖撞、重大歷史事件和關鍵人物。
為什么中國人不能在受到鴉片戰爭震撼的當初,迅速走上維新之路呢?
晚清最后十年,為何越改革越失敗?
為什么對陣列強翻盤機會眾多,卻統統錯過?
近代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一定程度上竟是由于我們不懂“法”?
慈禧太后利用義和團與全世界開戰,竟然是因為洋人支持光緒和維新黨?
中國近代史理清百年歷史脈絡
1938年,此時陶希圣、吳景超、陳之邁三人,為因戰爭流離失所的民眾和青年對知識的渴求,決定編輯一套《藝文叢書》。
編輯之一的陳之邁,知道蔣廷黻對近代史素有研究,便約他寫書。
于是蔣廷黻創作了這本被史學界稱為開山之作的《中國近代史》。
蔣廷黻先生16歲赴美求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1923年,回國,任南開大學任歷史系主任,與梁啟超并稱為南開大學的史學奠基人;
作為跨越時代的人物、知名的歷史學家等,在這本《中國近代史》中,他剖析了中國歷史的得失,創了中國近代史全新的敘事框架。
當時,在他收集近代史資料為著書作準備的時候,許多歷史人物還健在、資料還未遺失。
蔣廷黻先生利用自己的身份,取得了不少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比如,為了掌握李鴻章1896年至1900年期間從事外交活動的史料,他走訪了許多李鴻章的舊部、助手、秘書。
因為材料豐富,提供材料的又是熟友故交,所以他筆下的中國近代史,可以說是較貼切當時中國真實歷史的版本,也正因如此,它被史學界公認為中國近代史開山之作。
在這本《中國近代史》中,以時間為主線,以近代化的獨特視角為核心,從鴉片戰爭寫起,歷經洋務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直至抗日戰爭前夕,全面展現了中國近代史的百年變遷。
各章節環環相扣,邏輯清晰,既有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詳細敘述,也有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深刻剖析。
嚴密詳實的史料為基礎,加上他對國際游戲規則的認識,
很多觀點放在現在來看,都很有洞見性。
2
4大主題、23個章節
圖文結合展現近代百年歷史
在這本書的開篇,蔣廷黻先生就講述了中英建立外交關系第一次失敗的歷史。
1793年,英國皇室派遣使團前往中國,企圖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乾隆皇帝卻因自己 “天朝上國”的自大頑固,拒絕了英帝國送出的貢禮,并責令其出京回國。
中英之間的貿易關系繼續受到限制,這也為后來鴉片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1840年,英國通過第一次鴉片戰爭(也稱“通商戰爭”),強制打開閉塞多年的大門。
從1842年戰敗簽訂《南京條約》,到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間的這十幾年時間,恰恰是以大英帝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蓬勃發展的時期。
△ 英國畫家約翰·伯內特(John Burnet)所繪《南京條約》簽訂場景
這十幾年來,如果清政府馬上覺醒,反思失敗原因,奮發圖強,那很有可能改寫歷史。
可當時并沒有吸取教訓,而與大英帝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只是像蚊子叮咬一樣使大清王朝無動于衷。
可以說在中國近代史中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都源于清廷的愚昧無知,還有那深植于內心的“天朝上國”的頑固不化、固步自封。
△ 外國駐京公使合影
1858年,清政府和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允許外國公使駐京
講術中西文明的沖突與融合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下的中國是如何迎接挑戰的;
甲午海戰后,中國頻繁變革背后的邏輯與社會因素是什么?
在煌煌百年中國近代史中,又涌現了多少愛國志士,企圖推動變革——
恭親王奕?、文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掀起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自強救亡運動;
還有甲午以后,康有為所領導的變法運動、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革命方略……
面對著內憂外患的中國,他們力圖改革,奮發圖強,希望民族得以復興。
3
2024全新修訂增補
市面上完整的版本,好評如潮
從1938年出版至今,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多次再版。
但市面上很多版本都是大量刪減過的。
1987年,岳麓書社打破“禁忌”,在大陸公開出版。
今天推薦的2024全新修訂增補版,
由史學大師陳旭麓先生作序推薦,蔣廷黻女兒親自撰文《欣慰與回憶》紀念。
耗時3年,逐字校勘原文,加以注解,保證內容的純粹、完整。
并全新增補了《評〈清史稿·邦交志〉》《琦善與鴉片戰爭》《最近三百年東北外患史》《中國與近代世界的大變局》近10萬字的經典史論。
整本書還特別收錄了50余幅來自中外各大博物館和收藏機構的珍貴彩圖,
比如林則徐向道光皇帝奏報的奏折、諸多同時期來華外籍人士所記錄的珍貴影像,還原真實的近代中國。
△ 林則徐向道光皇帝奏報收繳鴉片情況奏折
好評如潮
活動期間價格優惠,喜歡的朋友可以入手
《中國近代史》全新修訂增補版
定價58元/套
活動期間價格特惠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下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