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的印巴空戰之后,新一輪印巴沖突正式宣告開始,印巴雙方5月8日進入了相互襲擊的狀態,兩國在當天均出動無人機、導彈等打擊力量,對對方境內或實控區內目標進行打擊。
雖然在這一天的交戰中并未爆發5月7日這樣的精彩空戰,但也發生了一件耐人尋味的事件。
01.陸軍疏忽,巴基斯坦防空陣地遭到網絡定位打擊
5月8日早間,印度使用導彈與無人機襲擊了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爾,巴基斯坦陸軍動用了多型防空裝備,對來襲的印度導彈及無人機進行攔截,其中就包括進口自瑞士的厄利孔35毫米防空炮。
這些小口徑防空炮主要負責攔截印度的小型無人機,由于自身射程較短,被分散布置在城市各處,其中一處高射炮將陣地布置在公路邊。在其開火攔截印度無人機時,有人在近處拍攝高射炮開火視頻并上傳至網絡。
早上發視頻下午被炸,巴軍遭印軍精準定位,陸空軍差距咋這么大?
被拍攝到的防空炮開火畫面
隨后,印度軍方依據這個視頻所展示的地理信息,確定了這門高射炮的位置,并成功在當天下午將其摧毀。
雖然一門高射炮的損失,本身并不足以對戰局產生決定性影響,但卻暴露出了巴基斯坦陸軍的疏忽——在如今這個網絡普及的時代,信息戰與網絡戰的形式早已不同。一張圖片、一段視頻中所透露的地理信息,就有可能讓敵人精準定位己方單位,甚至手機信號、網絡信號本身都有可能成為定位源,引來制導武器的精準打擊。
這在俄烏沖突中已有大量前車之鑒,巴基斯坦陸軍在部署防空部隊時應當參照前例,謹慎選擇防空陣地的布置地點,在戰時進行必要的拍攝與網絡管控,同時注意衛星偵察周期以及網絡相關信息,判斷陣地地理信息與輻射源是否暴露,快速決斷是否轉移裝備,建立新的防空陣地。
尤其是拱衛要地的防空部隊,必須保持萬分謹慎,因為敵人在對城市要地進行打擊之前必定將防空單位作為首要目標。而防空單位一旦損失,要地遭受敵軍直接打擊,不但會給國家帶來巨額的經濟損失,還會產生重大政治影響,甚至誘發社會恐慌情緒。
早上發視頻下午被炸,巴軍遭印軍精準定位,陸空軍差距咋這么大?
厄利孔GDF高射炮
本次視頻中所出現的厄利孔GDF- 005雙管高射炮,專為要地低空防御設計,具備一定的快速轉移能力,火炮與雷達均裝載于拖曳底盤,射擊后只需將車輪放下,將炮架收起,即可由卡車拖曳。
雖然在正常作戰時,為了確保應對突然襲擊與持續襲擊,這些防空炮都以半固定的方式部署在防空陣地,但作戰需要因地制宜、靈活應變,巴基斯坦陸軍應當對戰場信息保持關注。在確信防空陣地已經被印度定位或監測到,有印度彈藥逼近時及時,組織防空力量進行攔截,并在必要時轉移人員裝備。
可以說,此次巴基斯坦陸軍的疏忽大意,與巴基斯坦空軍的優異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也讓我們再次拾起了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何同屬一個國家,巴基斯坦陸軍與空軍之間的差距如此巨大?
02.巴基斯坦的陸空差距來自于對現實的妥協
巴基斯坦陸軍與空軍之間的差距,實際上來自于巴基斯坦軍隊在發展時對本國現實狀況的妥協。
在印巴分治之后,巴基斯坦無論是國土面積、人口還是經濟規模都小于印度,所以國防壓力格外沉重,這迫使該國空軍與陸軍因地制宜,走上兩條不同的發展道路。
早上發視頻下午被炸,巴軍遭印軍精準定位,陸空軍差距咋這么大?
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殲-10C戰機
在空軍方面,由于巴基斯坦本身領空較小,對外矛盾方向較為明確,發展一支高質量空軍,集中優勢力量更有利于應對來自印度空軍的壓力。
而印度由于領土更為廣大,且對周邊鄰國均有野心,需要分散空軍力量支持自身的南亞霸權野望,無法集中所有力量應對巴基斯坦空軍。
所以,巴基斯坦空軍在建立之初就以“小而精”為建設方向,將有限的軍費投入到先進戰機的購買與飛行員訓練之上,力求建立一支精英部隊,在質量上勝過印度空軍,以此爭奪必要的制空權。
直到今天,巴基斯坦空軍與印度空軍之間的規模差距都還非常巨大。印度空軍擁有超過2200架飛機,空軍規模達到16.5萬人;而巴基斯坦僅擁有800余架飛機,空軍整體規模也不過3.5萬人。但在歷次沖突中,印度空軍屢次吃癟,這就是巴基斯坦空軍精簡戰略所發揮的威力。
而巴基斯坦陸軍面臨的情況大為不同,陸軍裝備沒有飛機這樣的機動性,無法在數百乃至上千公里范圍內快速轉移。這就要求陸軍必須具備一定規模,以維持國境線上的漫長防線,并在必要時應對印度陸軍的龐大規模。
除了印軍之外,巴基斯坦陸軍還要面臨印度扶持的武裝力量,為了維護國內環境穩定,陸軍也需要更多人手。
早上發視頻下午被炸,巴軍遭印軍精準定位,陸空軍差距咋這么大?
巴基斯坦擊落無人機殘骸,以色列部件證實其為印軍購買的“哈洛普”無人機
因此,巴基斯坦以印度六分之一的人口規模,維持著接近印度半數的陸軍規模,在規模效應下,巴基斯坦陸軍的經濟與財政壓力非常巨大,平均資源分配量要遠遠低于空軍,其軍事素質、裝備質量也受此影響。
除此之外,巴基斯坦陸軍在擁有較大的規模的同時,還擁有復雜的派系,這進一步導致了更大的管理難度、訓練難度,以及更強的政策慣性。很多時候空軍已經跟隨時代發展,更新了作戰思想與戰術運用,陸軍卻仍舊抱著陳舊思維,無法緊跟時代發展。
因此,我們才看到巴基斯坦空軍在歷次沖突中大放異彩,而陸軍卻總是弱空軍一籌。
03.思強圖變之路任重而道遠
對于巴基斯坦來說,這種陸軍弱于其他軍種的現狀不能長期維持。因為從戰略角度而言,國家軍事體系是由各軍種所組成的一個整體,相互配合、協同作戰才能夠發揮出一個國家的最大能量。僅憑借個別軍種優勢,也許能贏得某場局部戰斗的勝利,但沖突規模上升至戰役甚至全面戰爭的程度時,這種不均衡的軍事發展就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風險。
巴基斯坦也并非不思圖變,這從巴基斯坦積極尋求與中國合作更新陸軍裝備中就能看出,但這還不足以改變巴基斯坦軍隊的結構性問題。想要真正成長為一支強軍,巴基斯坦陸軍需要大破大立、刮骨療毒。
早上發視頻下午被炸,巴軍遭印軍精準定位,陸空軍差距咋這么大?
巴基斯坦陸軍裝備的“哈立德”主戰坦克
這對于巴基斯坦來說絕非易事,軍方的冗雜人員、政界的盤雜關系,會成為軍隊改革的首要阻力,國家經濟的長期不穩也會導致軍隊改革困難重重,再加上該國內憂外患不斷,缺乏改革所必需的穩定環境。
但這些困難也并非無法克服,巴基斯坦需要一段時間來找到自己的經濟發展之路,構建國內的穩定環境,積極與友好國家展開技術合作,為陸軍打通一條正確的未來之路。
而在部署未來之前,巴基斯坦陸軍需要在當下更加謹慎,挺過這一段危險時間,否則一切都將落為空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