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從新加坡到山東濰坊,跨越4000公里的里程,對李明裕(Ken Lee)來說如同見一位“老友”。
作為新加坡造船商Pinnacle Marine的商務發展經理,李明裕于2024年12月初參加了濰柴動力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年前,我們開始接觸濰柴產品,之后快速替代了歐洲供應商。濰柴品牌有著良好的口碑,完全可以信賴!”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他的樸實話語折射出濰柴品牌所代表的企業形象、產品質量、市場信譽以及消費方的信任。
5月10日,中國品牌日,2025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濰柴動力品牌價值達830.48億元,較2024年提升14.4%,品牌強度958,居機械設備制造領域第2名。從賣產品到做品牌,縱觀這家全球知名裝備制造業企業過去數十年的進階之路,可以看到背后承載的多重價值和深遠意義。
濰柴大缸徑發動機制造基地
第一重門:撕下低價低質的標簽
近2500臺!這是濰柴2025年一季度大缸徑發動機的銷售數字,同比增幅高達40%。
缸徑超過150mm的大缸徑發動機,被譽為工業設備巔峰之作。中信證券研報表明,其單價高達百萬元至千萬元,附加值極高。但長期以來,高壁壘的這一領域一直被外資壟斷。
國內柴油發動機生產廠商有數十家,為何濰柴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在競爭高度激烈的制造業“叢林社會”,這家企業早已建構了清晰的進化邏輯: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從同質化做量向高質量做強轉變、從產品跟隨向科技引領轉變。
歷時十年,濰柴成功完成全系列大缸徑高速發動機的開發布局。當下隨著AI產業全球擴張,使得高盈利的大缸徑發動機成為企業新的成長曲線,產品銷往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進入排放法規嚴苛的歐美高端市場。
如今,濰柴憑借每年數十億的研發投入,擁有3000余項發明專利,主持或參與了超過260項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的制定,在科技創新能力、重大科研創新成果、科研隊伍建設、研發生態建設、產品銷量和市場占有率上屢屢取得新突破。
時間碼頭駐留下“濰柴航母”的諸多印記:2005年,發布我國首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藍擎WP12大功率歐Ⅲ發動機,標志著中國柴油機進入自主創新的“中國動力”時代;2012年,發布我國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型柴油機高壓共軌電控系統,改變了核心技術長期依賴國外的歷史;2015年,發布重型商用車發動機WP13,將中國重卡帶入“500馬力+”時代;2016年,H平臺產品WP9H和WP10H正式上市,成為中國高端發動機史上重要里程碑;2023年,濰柴17L發動機問世,刷新商用車大馬力天花板。2025年,第80萬臺燃氣發動機成功下線,在燃氣動力市場占有率60%,穩居霸主之位。
近年來,濰柴更是連續四次攀上熱效率世界之巔,發布了全球本體熱效率最高的53.09%柴油機和54.16%天然氣發動機,基于此平臺的各項技術已逐步應用到上市產品上。
除自身強大的產品力,濰柴還成功開創涵蓋法士特變速箱、漢德車橋的全球首創黃金動力總成一體化模式,逆向整合陜汽重卡、雷沃農業裝備、雷沃工程機械等產業資源,讓發動機“長上腿、安上大腦、插上翅膀”,打造全球絕無僅有的同心輻射產業生態圈。
濰柴商用車動力電池
第二重門:腳步永遠不停留原地
商業大潮滾滾向前,昨天成功的企業楷模皆可成為失敗的典型,“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對于濰柴來說,骨子里的基因就是: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他們的字典里,永遠沒有“固步自封”。
“傳統動力+清潔動力+新能源動力”,這是濰柴在動力市場上的綜合解決方案。傳統動力自不待言,濰柴全面整合全球新能源技術鏈和產業鏈優質資源,完成了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純電動三大技術路線的全面布局,推出了一項項極具顛覆性的產品和技術。
以氫能動力為例,近年來濰柴以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作為項目牽頭單位,實現了核心技術與產業化的全球引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2萬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制造基地,讓氫能動力從試驗室走向生產線。2022年冬奧會期間,搭載濰柴162kW氫燃料電池系統的中國重汽黃河雪蠟車成為賽場之外靚麗的風景線,實現了“中國首創、世界領先、完全國產”。
或許不少人還記得,40多天前,濰柴位于煙臺的新能源動力產業園首臺電池產品下線,現場還集中發布了多款全系列道路、非道路動力電池。這是濰柴基于全球能源轉型與電動化浪潮下,瞄準新能源戰略轉型做出的“大動作”。
自2010年開始,濰柴全面布局新能源三電技術路線,完成了動力電池、電機、電機控制器等各系列產品全產業鏈、技術鏈布局,并批量應用于客車、輕卡、重卡、工程機械、叉車等市場。
隨著煙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智能工廠投產,使得企業擁有了覆蓋電池等的規?;a基地,未來將成為50GWh電池PACK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制造商。2025年,濰柴還將完成新一代電池的開發及驗證,全面提升壽命、能量密度、適應性等,形成產品的差異化優勢,力圖實現新能源收入同比100%以上增長的戰略目標。
濰柴工業園
第三重門:北緯37度的全球突圍
濰柴起于濰坊,北緯37度的黃金線,這也是全球產業和人口集聚的經濟帶。美國知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有部經典經濟學著作:《世界是平的》。他認為,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必須走出國門做“航海家”。
在濰柴官方微信中,每條推文下面都有海內外品牌標識,其中海外品牌有德國凱傲、法國博杜安、美國德馬泰克、加拿大巴拉德、美國PSI、英國希鋰斯等。如今,歐美等地10余家全球高科技企業先后進入濰柴大家庭,補齊了我國在大缸徑高功率密度發動機、高端液壓、CVT動力總成、燃料電池等領域的技術短板,并全部實現了國內產業化落地。
以德國凱傲集團為例,這是歐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叉車制造商。2012年,濰柴戰略重組德國凱傲集團及旗下液壓公司,創下中企在德國的最大并購紀錄,實現了橫跨亞歐大陸的歷史性合作。2014年,濰柴在濰坊投資工廠,成為德國液壓傳動公司在中國乃至東南亞的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基地。2019年7月,投資20億元的液壓產業園正式投產,全面支撐起高端液壓在國內的落地。
在濰柴強力支持下,凱傲集團迅速走出經營困境,于2013年成功登陸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2024年,德國凱傲集團營收增長至115.03億歐元,創歷史新高。2024年底,德國凱傲首次榮譽入選道瓊斯歐洲最佳指數。
海內外品牌大協同,是濰柴價值倍增的鏈合共贏邏輯,釋放出了“1+1>N”的巨大協同效應。從79年前的單一發動機生產企業,到整車整機為龍頭、動力系統為核心的跨國工業裝備集團,濰柴不斷突破技術限制、資源限制、需求限制,成為全球行業版圖的重要一極。
這就是濰柴品牌的“養成記”,期待濰柴明天更精彩!(記者 孫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