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身體的莫名的小改變,一定要留意。
這或許是身體給你的提醒。
45 歲的李先生,一直以來都自認為身體強壯,極少去醫院體檢。某天清晨,他像往常一樣醒來,卻感覺渾身乏力,連起床都有些困難。
起初,他以為是前一晚加班太累,并未放在心上。然而,接下來的日子里,這種乏力感愈發嚴重,還伴隨著持續的低熱。
即便休息了一整晚,第二天晨起依然疲憊不堪,食欲也大不如前。家人勸他去醫院檢查,他卻覺得小題大做。
直到有一天,他在照鏡子時發現自己的臉色蠟黃,眼白也微微泛黃,這才慌了神,趕忙前往醫院就診。
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最終被確診為肝癌,且病情已發展到中晚期。
這個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許多癌癥在早期可能會通過身體的一些異常表現發出信號,尤其是在晨起時,若出現以下 4 種表現,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這可能是癌癥的征兆!
晨起持續低熱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體溫在一天中會有輕微波動,但一般維持在 36℃ - 37℃之間。如果早上醒來后,連續多天出現體溫在 37.3℃ - 38℃左右的低熱情況,且排除了感冒、感染等常見原因,就需要警惕癌癥的可能。
像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統癌癥,以及肝癌、肺癌等實體腫瘤,癌細胞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如腫瘤壞死因子等炎性介質,刺激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從而導致發熱。
此外,腫瘤組織生長迅速,局部缺血缺氧,發生壞死,也會引起機體的吸收熱。這種低熱通常表現為持續性,且常規的退燒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莫名的體重驟減
如果在沒有刻意節食或增加運動量的情況下,早晨起床后發現自己的體重在短時間內(1 - 2 個月)下降超過 5%,就要高度警惕。
胰腺癌、胃癌、食管癌等消化系統癌癥,會影響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導致身體無法獲取足夠的能量。
而像甲狀腺癌等內分泌系統癌癥,會使機體代謝異常加快,消耗過多的能量。當身體長期處于營養缺乏或高代謝狀態時,就會出現體重明顯下降的情況。
同時,癌癥患者往往還會伴有食欲不振、身體虛弱等癥狀,進一步加重體重減輕的程度。
異常出血
晨起時,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癥狀,一定要提高警惕。比如刷牙時牙齦出血不止,且持續時間較長;鼻出血頻繁發生,甚至沒有明顯誘因;女性非經期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或者咳出的痰液中帶有血絲等。這些出血癥狀可能與多種癌癥有關。
牙齦出血、鼻出血可能與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統疾病以及鼻腔、鼻竇的惡性腫瘤相關;女性陰道不規則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宮頸癌的表現;痰中帶血則可能是肺癌的重要信號之一。
癌癥細胞會侵犯周圍的血管,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同時,癌癥還可能影響人體的凝血功能,使得止血過程出現異常。
淋巴結腫大
在晨起洗漱或觸摸頸部、腋窩等部位時,若發現有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質地較硬,活動度差,且長時間不消退,也可能是癌癥的預警信號。頸部淋巴結腫大可能與鼻咽癌、甲狀腺癌轉移有關;腋窩淋巴結腫大則可能與乳腺癌的淋巴轉移相關;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可能與盆腔腫瘤、下肢惡性腫瘤有關。
此外,淋巴瘤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也會以全身多處淋巴結腫大為首發癥狀。癌細胞會通過淋巴管轉移到淋巴結,在淋巴結內生長繁殖,導致淋巴結腫大。
癌癥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提高治愈率、延長生存期至關重要。
當身體出現上述晨起異常表現時,千萬不要忽視,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如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CT、MRI 等)、病理檢查等,以便早期發現潛在的疾病。
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規律作息,定期進行體檢,也有助于降低患癌風險,守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信息來源
- 《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參考了該指南中關于常見癌癥早期癥狀、診斷標準以及治療原則的相關內容
- 《中華腫瘤雜志》:引用了雜志中關于腫瘤發生發展機制、腫瘤標志物研究以及臨床病例分析等學術論文
- 美國癌癥協會(ACS)官方網站:參考了 ACS 發布的《癌癥早期預警信號》《常見癌癥癥狀及風險因素》等科普文章
-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引用了 IARC 發布的《全球癌癥報告》及相關研究報告,借鑒其對癌癥流行病學、發病趨勢等方面的權威數據和研究結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