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鄉輝縣的陳培海老師被確診為食管癌,癌細胞已經轉移到縱膈淋巴結,浸潤喉區神經。醫生斷言,他只剩下四個月的生命。然而,誰也沒有想到,9年后的今天,他不僅身體硬朗,還能彈琴、吹笛子、釣魚、旅游,享受著充實而精彩的晚年生活。
命運的“當頭一棒”
陳培海是一位音樂老師,聲音是他最珍貴的“武器”。2015年6月,正在給孩子們上課的他,突然失聲了。他以為只是普通的咽炎,去鄉衛生所拿了藥,但嗓子不僅沒好,還越來越疼。到了7月,他發現說話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7月10日,他來到輝縣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結果如晴天霹靂——食管鱗癌,且已經轉移。專家會診后無奈地告訴他:“已經擴散了,沒法手術,就剩四個月生命?!蹦且豢?,陳培海仿佛被命運狠狠地打了一拳。
化療的煎熬與迷茫
面對絕癥,陳培海沒有放棄,選擇了放化療。4次化療、30次放療后,他的身體被折磨得不成樣子,嗓子疼得幾乎說不出話,只能吃流食。更糟糕的是,他連剩下的兩次化療都難以繼續。醫生讓他先回家休養,再決定是否繼續治療。
回到家后,陳培海咳嗽得厲害,夜里根本無法入睡。他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心里滿是迷茫:自己還要不要繼續化療?難道真的只剩下四個月的生命了嗎?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這時,陳培海的親朋好友紛紛前來探望。其中,一位名叫呂有順的老師給了他希望。呂有順也曾患食管癌,但在袁希福院長那里通過中藥恢復了健康。他告訴陳培海:“試試中藥吧,說不定有轉機?!?/p>
2015年9月25日,陳培海抱著一線希望來到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長。10月19日復查時,CT提示縱膈內小淋巴影,病情有了好轉的跡象。10月21日,服藥20付后,陳培海的精神氣色明顯改善,咳嗽減輕,甚至能吃饅頭、丸子了,身體也有了力氣。
繼續服用中藥半月后,他的咳嗽完全消失,聲音嘶啞也有所好轉。一次,他右大腿前側突然出現一個核桃大小的包塊,硬得推不動。他找當地中醫針灸、拔罐后,包塊出了血和黃水,竟然基本消失了。
2016年3月16日,陳培海再次復診,聲音嘶啞進一步好轉。他開始回學校上班,雖然沒有帶課,但能和孩子們在一起,他感到很欣慰。此后,他堅持春秋鞏固用藥,身體越來越好。
2016年5月2日,他在當地醫院復查,結果顯示食管、淋巴結未見異常,彩超也正常。原主管大夫甚至說:“好了,無需治療?!蹦且豢?,陳培海和家人都喜極而泣。為了表達感謝,他們特意制作了一面錦旗,送給袁希福院長。
與癌共舞的9年
此后,陳培海的生活逐漸回歸正軌。2018年6月,他因左胸疼復查,CT提示右肺慢性炎癥、左側肺大泡、食管胸上端壁稍厚等,但并無大礙。2019年3月4日復診時,他告訴袁院長,除了偶爾干咳,身體一切正常。他開始接送孫子上學,還堅持鍛煉身體。
2021年4月,旅游后他突然咳嗽、聲音嘶啞,但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袁院長又給他開了20付藥鞏固治療。此后,他的身體一直很好。
2024年4月26日,陳培海受邀參加了“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他登臺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經歷,并用笛子吹奏了一曲《感恩的心》,表達對所有幫助過他的人的感謝。他說:“我期待大家都如雨后繽紛的彩虹,柳暗花明又一村?!?/p>
9年,從被醫生宣判“死刑”,到如今安享晚年,陳培海創造了一個奇跡。他的奇跡并非偶然,背后是堅持與信念的支撐。他沒有被命運打倒,而是選擇了與病魔抗爭到底。從放化療的煎熬,到中藥的神奇療效,再到日常的堅持與鍛煉,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不放棄,生命就有無限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