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全國首個以“工匠”命名的學院——上海工匠學院迎來首屆學歷班畢業生,共有56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工匠和高技能人才順利畢業。
同時,上海工匠學院啟動新一期工匠學歷班招生,擬招收200名學員,招生規模較首屆翻了一番,并新增人工智能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技能與學歷并重:打造工匠人才高地
上海工匠學院由上海市總工會與上海開放大學于2017年聯合成立,成立以來,緊扣國家戰略需求,通過“工匠研修班”“匠心學堂”以及“工匠學歷班”三大品牌項目,將前沿科技知識與工匠精神傳承深度融合,助力學員實現從“技術能手”到“復合型人才”的跨越。
首屆工匠學歷班立足新時代產業工人成長需求,構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工匠學歷班深度融合學校教育與崗位實踐,采用“面授教學+工作場所+在線課堂”混合教學模式,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支持工學交替,促進理論與實踐結合。課程設置注重科技前沿、職業素養與綜合能力提升,滿足多樣化、終身化學習需求。
教學團隊由高校教師與上海工匠組成“雙導師”優質師資團隊,既強化學術指導,又貼近崗位實際,助力解決學員的工作難題。學歷班將工匠精神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開設大國工匠課程,系統弘揚匠心文化,進一步增強學員的職業使命感與責任擔當意識。
學院還建立學分認定機制,支持獎項、專利、證書等轉換學分,并引入德國優質資源,開設智能制造、工業4.0等中英文課程,拓展學員國際視野。
脫胎換骨:行業“老師傅”有了新蛻變
首屆工匠學歷班支持學員工作日在崗實踐學習,雙休日線上線下專業學習,以工學交替方式開展雙元培養,在名師名匠的帶教下,很多學員產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張曉東是首屆工匠學歷班行政管理專業的優秀學員。在制造業深耕30余年的他,從一名普通技術工人成長為行業“老師傅”,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然而,隨著行業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加劇,他逐漸意識到,僅憑經驗已難以應對新時代的挑戰。如何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管理效能?如何提升團隊協作與企業競爭力?帶著這些問題,他得知上海工匠學院開設面向產業工人的學歷班后,并當即決定報名深造,選擇了行政管理專業。學習期間,他在課堂上接觸到許多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并通過與導師和同學們的深入交流,不斷拓寬自己的視域。在工作中,張曉東發現,傳統電爐搖架平臺齒條復位方法存在操作復雜、效率低下等問題。憑借多年積累的經驗和在學院學到的新知識,他提出了“電爐搖架平臺齒條復位方法”的改進方案。最終,這項創新成果獲得了國家專利授權。張曉東表示,工匠學歷班讓自己學會了系統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真正實現了從“動手”到“動腦”的轉變。
黃宏是首屆工匠學歷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班長,也是班級里的佼佼者。他對機電一體化領域充滿濃厚興趣,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他選擇報讀上海工匠學院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進入工匠學歷班后,黃宏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優質資源,積極參與各種學術講座和實踐活動。在讀期間,黃宏先后兩次參加學校雙創大賽,其《電子顯微鏡3D立體成像系統》和《天工開物——發明的力量!青少年科技創新教具、教學設備開發》,贏得了校內獎項,并榮獲了上海市成人高校優秀學員稱號。“正是上海工匠學院這種全方位的培養模式,幫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核心內容,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黃宏表示。
創新驅動:新增緊貼時代需求熱門專業
上海工匠學院最新宣布,新一屆工匠學歷班招生啟動,擬招生200名學員,名額比首屆翻了一番。
新一屆工匠學歷班在延續機械電子工程與行政管理兩個傳統優勢專業的基礎上,新增人工智能與人力資源管理兩個緊貼時代需求的熱門專業,進一步豐富學員的職業發展路徑,助力其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技能轉型與價值提升。
學歷班在課程體系中深度融入人工智能元素,通過引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核心課程,幫助學員掌握現代產業發展所需的關鍵技術,增強其在未來職場中的競爭力。同時,工匠學歷班堅持立德樹人,推動思政教育與新技術背景下的職業素養培育相結合,著力培養具備家國情懷、工匠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新時代高技能人才。
為提升教學實效,上海工匠學院將進一步強化高校教師與企業工匠導師的協同育人功能,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發展指導。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引入更多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家與國際化師資力量,形成理論扎實、實踐豐富的教學團隊。
此外,上海工匠學院積極拓展學員國際視野,借助德國工匠教育資源,開設多門覆蓋工業4.0、數字轉型、跨文化溝通等內容的在線課程,幫助學員了解全球先進制造理念與管理模式,提升其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拓展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