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進一步挖掘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經驗,助推山東產教深度融合及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由山東省教育廳指導,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山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共同舉辦山東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活動將借鑒“高端智庫看山東”系列調研行成功舉辦的經驗,邀請高水平專家及媒體走進高職院校,深度調研把脈、精準建議施策,助力職業院校打造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樣板和標桿。2025年5月14日—15日,山東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走進臨沂科技職業學院。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2日訊眼下,正值藍莓坐果期,臨沂科技職業學院現代農業系的學生們正在藍莓大棚里測量環境參數,為組培品種收集資料。在種植校企合作基地里,學校與企業共同構建了“全鏈條實踐共同體”。從組培育苗、智慧化田間管理到冷鏈物流、電商營銷,學生全程參與產業全流程實訓。
資源集聚打造高水平專業群
契合臨沂農業大市的產業發展需求,臨沂科技職業學院規劃打造了兩個專業群,其中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群是全校首個省高水平專業群,開設了5個專業,其中種子生產與經營、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農產品流通與管理3個專業填補了省內高職專業空白,從種子——種植——流通——產業(特色農業、園林、休閑農業),實現專業與產業的深度契合、互相促進。瞄準畜牧大市的人才需求,臨沂科技職業學院組建了畜牧獸醫專業群,保持專業動態調整,在動物醫學、寵物醫學專業的基礎上增設畜牧獸醫專業,做強畜牧特色專業群。
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鄉土人才
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培養模式的多元化。提高人才與崗位的適配性,讓學生好就業、就好業是人才培養的根本。在現代農業技術專業,學校分門別類采取了四種培養模式:一是根據學生成長需要,設立了3+2專本貫通班,與臨沂大學園藝專業進行貫通培養。二是根據企業需求,設立了“施可豐訂單班”,采取企業訂單培養模式,在校企橫向合作的基礎上,為企業量身 定制培養農技人員、檢驗檢測人員、銷售人員等。三是針對基層鄉村振興人才特別是村一級人才匱乏的現象,重點面向蒙陰,開設頭雁班、鴻雁班,采取校地聯合定制培養模式,突出實地教學、項目化教學,培養基層村鎮鄉村振興實用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四是采取學歷教育與中短期培訓相結合,面向行業發展需求,著力培養特色技能人才,比如農業技術員、植保員、盆景工、無人機駕駛員等,一人多證多技能,為學生拓寬了就業空間。
“課堂-產業”無縫銜接
做強平臺支撐,實現課程教學的實用化。在課程設置上,重點要解決“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搭建實訓平臺,使學生學訓結合,提高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是關鍵。臨沂科技職業學院依托校內40個實訓室,創建了省盆景創作技能大師工作室、果樹科普工作室等,申報獲批了草莓工程研究中心、中草藥和家禽疫病檢測2個重點實驗室,農產品流通專業還建立了直播間,讓學生學會了盆景創作、果樹管理、種子檢驗、組織培養、疫病檢測、農產品電商等技能。同時還增設了花藝、茶藝、民宿、寵物訓導等特色課程,組建了相關社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特長。
積極賦能鄉村振興 榮獲支農惠農“全國示范團隊”
強化校企合作,推動產教融合緊密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靈魂,學校先后與臨沂市近百家涉農企業及園區開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48個,連續兩年校企合作縱橫向課題到位經費都占到了全校的半數以上。在此基礎上,學校還組建了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內設9個專業分團,成員130余人,去年還被團中央列為支農惠農“全國示范團隊”,計劃今年深入基層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近2000人次,重點組織實施好“山東省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團”項目。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入,學校引入2家企業投資860萬元,在學校率先建立了2個校中廠,正在謀劃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建“臨沂科技職業學院附屬動物醫院”。
5月14日—15日,由山東省教育廳指導,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主辦,臨沂科技職業學院、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承辦的“高端智庫看山東”2025山東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將走進臨沂科技職業學院,敬請期待!
閃電新聞記者 韓彥兵 臨沂臺徐奇 河東融媒朱孟倉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