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唯一專門針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創作的專項賽事,5月11日,第十四屆“周莊杯”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大賽在“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揭曉各獎項歸屬。
香港作家趙詠冰的《劏房的天空》榮獲特等獎,湖南作家李彩紅的《豹斑馬》、河北作家王倩的《綠髯口》分獲一等獎,山東作家莫曉紅的《等一場臺風》、廣東作家風休的《心門》、江蘇作家石若昕的《黃一桶見過大海》、四川作家李莉的《驅寒使者》分獲二等獎,另有八篇作品獲三等獎,十篇作品獲優秀獎。
大賽自啟動以來共收到3000余篇參賽作品,初評篩選出63篇佳作,經過復評、終評兩輪嚴格匿名評審,最終脫穎而出的25篇佳作既有對現實生活、地域文化、社會變遷、人工智能的關注與呈現,也有對少年兒童情感、心理的幽微洞察,以及對人情人性的深刻剖析,通過鮮活的故事、精巧的結構、別致的視角,多維度呈現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少年兒童豐富的生活情態和精神樣貌。
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大賽終評委李利芳說,第十四屆“周莊杯”獲獎作品以豐富的藝術面向呈現了兒童文學短篇小說的最新發展態勢,以對時代脈動的敏銳捕捉,共同聚焦“蓬勃生命力的激情書寫”這一兒童文學的價值核心命題。
尤其是特等獎獲獎作品《劏房的天空》聚焦當下香港家庭的日常生活,以兩個少女的友誼為主線來結構故事,將少年的愁緒、城市生活的變遷和時代發展的洪流交相融匯,展現出勇毅不屈的生命態度。女孩“老古”蝸居在香港小小的劏房中,物質貧乏卻率真、善良、努力,頗具生活智慧和生命韌勁。隨家人移居香港的內地轉學生“我”,在與老古的交往中擺脫了陌生環境帶來的煩躁消沉,重獲新生的勇氣。作品將少年成長中難解的困境付諸文學表達,在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系建構中表現蛻變,舉重若輕,體物入微,既真實刻寫了生活的復雜艱辛,又有力躍出了現實的沉重。
特等獎獲得者趙詠冰
“生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向前流淌,十年、二十年前的兒童與今天的兒童所面對的現實必然是不一樣的;香港兒童與湖南兒童的現實體驗必然是不一樣的;城市與鄉村的孩子,甚至富裕家庭與平民家庭的孩子,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現實。兒童文學作家如果牢牢扎根于現實的土壤,必然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這些帶有人性溫熱的觀察與書寫,也恰恰是AI不能取代的。”特等獎獲得者趙詠冰說,“無論現實如何變遷,總有一些兒童文學的內核是永恒不變的,例如友誼、堅持、勇敢與愛。因此,關注兒童的現實困境,并不意味著現實小說的書寫一定要是沉重的。我由衷希望,這些從現實中走進我筆下的小主人公,他們可以脆弱,但也一定是剛強的;他們可以迷茫,但終會找到堅定的方向;他們可以沉默、可以流淚、可以哭喊,但也一定會爭取、會歡笑、會歌舞飛揚。通過這些兒童現實故事,那些鮮活的生命可以從破碎中重塑自我,最終以溫暖的姿態,重新走回現實,走回兒童的生命之中,為每一個正在迷惘中的心靈帶去前行的勇氣和動力。這就是兒童文學作家的角色,既是生活的體驗者,更是生活的講述者。”
“文學照亮夢想”——“周莊杯”獲獎作家閱讀創作分享會也在周莊舉辦,獲獎作家代表莫曉紅、石若昕與周莊小學師生分享了她們的創作故事,鼓勵孩子們從優秀文學作品中汲取成長的智慧與力量,走向更加豐富精彩的人生。
原標題:《香港作家摘得國內唯一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創作賽事頭獎》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施晨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