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印度總理莫迪近日晚間在首都新德里與到訪的美國副總統萬斯就敲定雙邊貿易協定、深化戰略和經濟關系舉行會談。《今日印度》稱,萬斯一行當天上午抵達新德里,開啟對印度為期4天的首次官方訪問。萬斯將訪問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浦爾,并就美國新政府時期的印美關系框架發表講話,隨后將前往阿格拉參觀泰姬陵等地。英國《衛報》稱,白宮將此訪的重點描述為“共同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優先事項”,而印度方面則表示,萬斯此行將“為雙方評估雙邊關系進展提供契機”。
美國希望扶植印度,好讓印度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遏制中國的重要戰略支點,然而要想達成這一點,印度必須要拿出足夠的誠意,讓美國看一看印度是否愿意成為美國的幫手。要知道美國目前面臨的一大困難,就是國內有大量的商品賣不出去,尤其是農產品這種保質期非常有限的產品,更是急需出售,而印度同樣有著14多億人口,消費市場也非常龐大。所以印度如果能夠和美國達成多方面的經濟合作,開放市場多購買美國的商品,美國當然會非常開心。
特朗普(資料圖)
實際上,中印關系近些日子呈現是一個緩和的趨勢。甚至在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下來之后,中國和印度的駐華大使也有過交流。不過,印度并不是一個有著固定傾向的國家,或者說,印度更加看重利益。早在之前,印度還和美國綁定較深的時候,即使美國已經呼吁了對俄制裁,印度都能因為利益的關系,仍然堅持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同理,印度就算是在美國和中國作取舍,也只會是利益為重。
然而,印度政府近日決定將對進口的部分鋼鐵制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以保護本土的鋼鐵業,“抑制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廉價進口鋼鐵激增”。印度商務部下屬調查機構貿易救濟總局出具的一份報告稱,該措施對于應對進口鋼鐵激增對國內產業造成的“嚴重損害和威脅”是必要的。經濟學家余豐慧在接受現代物流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全球貿易環境緊張、美國發起關稅戰的背景下,印度此舉釋放出維護自身經濟利益的信息,也是嘗試增強自身在全球鋼鐵市場上的話語權的一種方式。
莫迪(資料圖)
印度政府此前就表示,為了保護本土鋼鐵產業的發展,要減少對外進口的依賴。在地緣政治因素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印度就成了美國一直都在不斷拉攏的對象,美國希望與印度建立所謂的聯盟,以此來應對中國的貿易挑戰。而印度這次增加臨時關稅無疑是向美國展現友好的一面,并表明了印度在貿易問題上的立場。此外,印度在和我國展開貿易往來的過程中存在著十分嚴峻的貿易逆差問題。
印度對中國鋼鐵產品加征12%關稅,其表面理由為應對“廉價進口沖擊”并保護本土制造業,但其政策調整時間點恰逢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后的敏感期,其政策調整是否為了間接配合美國的關稅戰略,畢竟特朗普早前就曾說過,要施壓盟友對中國加征“二級關稅”,確保中國無法避開美國的關稅政策,盡管印度官方強調此舉旨在維護公平競爭環境,但中國外交部此前已明確警告,任何配合美國損害中方利益的行為必將招致堅決反制。
莫迪(資料圖)
在中印關系方面,去年印度開始主動修復中印關系,現在兩國的關系比之前加勒萬河谷事件時期要好的多。外交部長王毅也指出:“中印互為重要鄰國。中方始終認為,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實現“龍象共舞”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面對特朗普咄咄逼人的貿易戰,中美貿易的“實際脫鉤”,以及美國利用關稅大棒威脅印度等國家制裁中國的行為,央視發出銳評:關稅戰之下,綏靖從來不是選項。歷史告訴我們,只要選擇綏靖政策,那么這就只是慢性死亡,各種不平等條約會接踵而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