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剛過,北京樓市就炸了鍋。
李嘉誠旗下御翠園突然甩出七折優惠,總價最低980萬起,較去年開盤價直降百萬。
不過,這個拿地23年、樓面價僅1750元/平米的項目,即便打七折仍能賺得盆滿缽滿。
消息一出,有人驚嘆“李超人又贏了”,有人質疑“這是要跑路”,更有去年高價買房的老業主直呼“被割韭菜”。
那么在樓市回暖的大背景下,這場拋售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玄機?
01
低買高賣:李嘉誠的資本游戲教科書
李嘉誠的商業版圖里,“低買高賣”是刻進DNA的生存法則。
2001年,和記黃埔以7億元拿下北京姚家園地塊時,東四環外還是一片農田。誰能想到,23年后這里成了CBD核心區,地價翻了近40倍。
更絕的是,他像熬鷹一樣把地塊分成四期開發:一期2005年開盤均價9000元,二期2011年漲到2.9萬,三期2023年備案價近10萬,如今七折拋售仍能套現。這種“囤地—開發—漲價—拋售”的模式,被業內稱為“李氏煉金術”。
有人說,李嘉誠是在“鉆政策空子”。
按照規定,土地閑置超三年就會被收回,但他巧妙地把整塊地拆分成小塊,每次開發三四年,既規避風險又最大化利潤。
這種策略在他的商業生涯中屢試不爽:1967年香港地價暴跌時抄底囤地,1986年油價低谷收購赫斯基石油,2013年歐洲債務危機布局英國電網……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從不追趕潮流,只在退潮時撿貝殼。”
02
市場變局:御翠園降價背后的三重危機
御翠園此次降價,表面看是讓利促銷,實則折射出三大深層危機。
首先是產品迭代壓力。
隨著第四代建筑興起,市場對戶型設計、得房率的要求越來越高。御翠園主打140-180平米平層,得房率不足75%,而周邊新盤如中建璞園推出的94平米三居室,得房率超80%,還贈送全屋智能裝修。“產品力跟不上,價格再高也沒人買。”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直言。
其次是政策環境變化。
近年來,房地產調控從“限購限貸”轉向“精準施策”,多地試點現房銷售、土地增值稅清算等政策。御翠園項目開發周期長達23年,若繼續捂盤,可能面臨高額稅費和土地回收風險。更關鍵的是,李嘉誠的長和集團近期卷入巴拿馬港口出售風波,被中國市監局點名“不得規避審查”。此時拋售北京資產,難免讓人聯想到“戰略收縮”。
最后是市場預期逆轉。
盡管“五一”期間上海、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長超四成,但高端市場卻呈現分化態勢。御翠園所在的朝陽板塊,2025年一季度二手房掛牌價環比下跌3.2%,而同期新房供應量同比增加27%。在這種情況下,李嘉誠選擇“落袋為安”,與其說是無奈之舉,不如說是對市場趨勢的精準預判。
03
眾生相:老業主維權、同行觀望、購房者迷茫
降價消息一出,最坐不住的是去年高價買房的老業主。
有業主透露,去年140平米戶型總價約1080萬,如今同戶型僅980萬,直接蒸發100萬。
為此,開發商推出兩種補償方案:要么補80-100萬差價,要么免費升級裝修。
但有業主質疑:“這分明是用小錢堵我們的嘴。”更諷刺的是,項目售樓處門口的中介門店,最近掛出了“御翠園同戶型急售,總價低至945萬”的牌子,一周內房價又跌了87萬。
對同行而言,御翠園降價既是壓力也是機會。朝陽區某新盤負責人表示:“我們原本定價8.5萬/平米,現在不得不調整到7.8萬,否則根本賣不動。”而豐臺區的森與天成等項目,則趁機推出“首付分期”“贈送車位”等促銷活動。有業內人士分析,這可能引發北京高端樓市的“降價連鎖反應”,尤其是那些拿地成本高、去化周期長的項目。
對普通購房者來說,這場拋售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
房地產已進入“買方市場”。
言叔認為,現在買房要把握三個原則:
一是看現金流,優先選擇開發商負債率低、資金鏈穩定的項目;
二是看產品力,戶型、物業、配套缺一不可;
三是看長期價值,避免跟風炒作。
正如李嘉誠所言:“我做生意的原則,是發展不忘穩健,穩健不忘發展。”在樓市的驚濤駭浪中,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普通投資者。
最后,言叔想說的是,李嘉誠七折拋售御翠園,表面是一場商業博弈,實則是中國房地產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競爭”的縮影。
23年前,他用7億元撬動了一個時代的財富神話;23年后,他用七折優惠為這個時代畫上句點。對于普通人而言,與其羨慕“李超人”的資本游戲,不如學會在市場變局中守護自己的財富。
畢竟,在樓市的浪潮里,真正的贏家不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最懂得何時上岸的人。
作者:言叔,資深財經評論員,堅信 “認知才是最大的不動產”。關注我,用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