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E作為外貿出口型戰機,在印巴交火的實戰中,以迅猛擊落敵機的優秀戰績,轟動國際社會,也有國家開始心思活絡起來,開始考慮中國的戰機是否能采購部署。明明都是兄弟國家,我國為何把戰機出售給巴基斯坦,卻不對朝鮮出售?
首先一點經濟限制,朝鮮長期被西方控制打壓和封鎖,經濟不景氣,再加上長期閉關鎖國,擁有的經濟條件很有限,購買能力也有局限。面對動輒幾千萬上億的裝備,朝鮮有心無力。
殲10CE的出口價格,因為單架戰機和配置導彈武器等套餐的選項不同,出口價格為4000萬美元到1億美元不等,折合人民幣就是2.4億到6.3億不等,這個成本還是一架戰機的金額,部署空中戰隊,至少要幾十架戰機輪班值守,采購幾十架戰機,算一下巨額開支,不是隨便一個小國就能承擔得了。
除了經濟原因,還有技術和飛行員,朝鮮在先進飛行器領域,有著一定的技術落后的情況,在航空維修和維護,配置的技術專業人員,以及專機飛行員等,都有著明顯的缺陷,而且朝鮮目前在服役的戰機,也大多為老舊的蘇聯時期的機型,對于現在的先進智能的戰機型號,朝鮮也沒有接觸過,假設購買了也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摸索學習控制。
這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不能有效維護和使用戰機,就白白要浪費更多的成本,用于戰機的養護和停放,更無法發揮先進戰機的應有效用,因此朝鮮目前說白了,就是處于先進戰機技術斷層時期。
還有一個原因,朝鮮是一個半島小國,國土面積有限,只有12萬平方公里多點,面積較為狹窄,要面對的安全隱患和威脅主要來自韓國和美軍基地,再有朝鮮把絕大多數軍事資本,都投入到核武和導彈的研發建造,武裝強大的陸軍,在空軍方面,只有常規部署,進行日常的執勤和巡查,也不太需要先進的戰機實現空防。
假設說朝鮮和敵人爆發戰爭,朝鮮主要依托于陸基的導彈和武器,朝鮮也沒有空中戰機的優勢。
以上的原因就算都不成為問題,但是中國向朝鮮出售武器,還需要考慮國際輿論和聯合國的限制,比如朝鮮受到國際和西方的長期制裁,已經是非法擁核的國家,自身有著強大的終極武器,在和美國對抗多年敏感緊張的局勢下,中國再向朝鮮出售武器,尤其是先進戰機,容易引發趨勢局勢變化,也不利于穩定。
一旦影響地區戰略好不容易維持的動態平衡,造成日韓過激反應,美國再蠻橫地參與,很容易激化矛盾造成不必要的沖突。
因此,就算朝鮮有采購的心思,中國也會婉拒暫時不會提供先進戰機給朝鮮。而朝鮮本身,在國際社會和外交方面,更為依仗俄羅斯,同俄羅斯在軍事武器等多方面合作中,更為深度互信并且保持密切的往來。
尤其朝鮮在研發導彈,采購戰機的渠道,都是來自蘇聯并延續到俄羅斯時期,積累的技術體系和使用的系統,都是俄羅斯的基礎,朝鮮如果有先進戰機的采購需求,可以和俄羅斯磋商,中國并非唯一選項,因此我們也沒必要替朝鮮多慮。
巴基斯坦和朝鮮的情況不同,巴鐵兄弟在多年來都和中國密切互信,是鐵桿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兩國建交70多年來,始終保持良好的友誼,兩國高層的互動頻繁,在經濟,貿易,科技等領域,也在不斷加強合作。
中國長期向巴基斯坦提供先進的軍備和武器,殲10CE出口的第一個國家就是巴基斯坦,其實我國并非通過外貿武器創收,我國出口武器還有很多綜合原因。
比如為了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巴基斯坦得到中國的先進戰機,迅速武裝起先進的空防力量,通過印巴對決印度的幾架戰機被擊落,就能看出巴基斯坦通過強大的武器裝備,已經能夠抗衡印度的囂張和威脅,同時還能強烈反制印度的突襲。
巴基斯坦能制衡印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提高印巴邊界,中印邊界的安全保障。印度面對強大的對手,要收斂野心,不能輕舉妄動,因此中國出口先進武器,對于維護和平是很好的支持。我國主要向友好國家出口武器,加強戰略合作,鞏固信任基礎,提高共同抵御霸權和敵人的信心與實力。
我國殲10CE出口給巴基斯坦,讓其得到強大的助力,同時也能在軍工技術,武器升級,防御部署方面,看到更高的發展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