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期間,原31團炮兵股長劉桃元奉命執行一項特殊任務——押送印軍第七旅旅長達爾維準將。
作為印軍被俘人員中軍銜最高的指揮官,這位號稱“王牌旅長”的戰俘起初令劉桃元倍感壓力。令人意外的是,這位身高約1.75米、濃眉大眼的印軍將領全程保持著從容姿態,甚至在押送途中不時與翻譯談笑自若,爽朗的笑聲讓人幾乎忘記其戰俘身份。
在穿越密林地帶時,達爾維的“軍事素養”展現得淋漓盡致。每當遭遇印軍殘部冷槍襲擾,這位準將總會主動配合我軍行動。被帶至陣前時,他總會以洪亮嗓音向叢林中喊話:“我是你們的旅長達爾維,放下武器出來吧!”
那些原本負隅頑抗的印軍士兵聽到熟悉的鄉音后,往往很快舉槍走出掩體。更令人稱奇的是,達爾維見到部下時還會板起臉訓斥:“還打什么冷槍?早點投降不是更好?”
作為特殊戰俘,達爾維在收容所享受著特殊待遇。除每月配給兩條香煙和半斤水果糖外,1963年4月中方還組織包括他在內的27名印軍高級軍官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城市參訪。
從武漢長江大橋到北京天安門,這場橫跨六座城市的特殊旅行讓這些印度軍官對中國現代化建設有了直觀認知。
頗具戲劇性的是,結束中國之行的達爾維歸國后非但未受軍紀處分,反而被擢升為第15軍參謀長,后以少將軍銜出任達拉頓軍事學院副院長。
這段特殊的戰俘經歷,既折射出中國軍隊的人道主義精神,也為現代戰爭中的戰俘管理提供了獨特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