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梧桐曉編
5月9日,有2家IPO獲得受理:寧波健信超導科技科創IPO、杭州聯川生物技術(874281)北交所IPO。2家都是浙江公司。截至5月9日,滬深北3家交易所2025年共受理12家IPO申報企業。健信超導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至5027萬元。報告期研發投入比5.86%,略超5%的標準。聯川生物主要供應商Illumina被列入不可靠清單,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均為大學及其附屬機構。
一、寧波健信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IPO
公司前身寧波凱方核磁技術有限公司(港資獨資)成立于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更名為寧波健信核磁技術有限公司,2022年11月整體變更并更名為寧波健信超導科技股份公司。目前注冊資本1.2576億元。
(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公司控股股東為許建益先生,直接持有公司41.51%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許建益、許卉、許電波。三人合計控制公司59.92%表決權。其中,許建益系許卉、許電波之父,許電波、許卉系兄妹關系。許建益出生于1953年,初中學歷,現任公司董事長。許卉出生于1982年,研究生學歷,現任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許電波出生于1978年,未在公司任職。
(二)主營業務、前五大客戶貢獻收入占比超過73%
公司主要從事醫用磁共振成像(MRI)設備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超導磁體、永磁體和梯度線圈,占MRI設備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公司以“讓磁共振成為老百姓用得起的日常診查手段”為使命,通過自主研發和持續創新推動磁共振的迭代進步及推廣普及。公司在超導磁體、永磁體和梯度線圈上突破核心技術并實現規模化制造,保障了國產磁共振產業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支撐并推動了國產超導磁共振產業的快速發展,降低醫院磁共振檢查的價格,有效改善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民生問題。
報告期內,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的構成情況如下: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客戶為MRI設備整機廠商,前五大客戶貢獻收入占比分別為73.75%、76.68%、79.62%。公司向前五名客戶銷售的具體情況如下:
(三)科創屬性方面研發投入比踩線達標
根據《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4年4月修訂)》,公司符合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情況如下:
(四)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扣非凈利潤同比上升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5893萬元、45064萬元、42550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85萬元、4474萬元、5027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676萬元、6983萬元、-2060萬元。公司每年現金分紅2000萬元。
(五)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
基于公司業績情況,并結合報告期內的外部股權融資情況、可比上市公司二級市場估值情況,公司選擇適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一項標準,即“(一)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作為公司本次具體上市標準。
(六)IPO募資
本次IPO擬募資8.65億元,除9000萬元補流以外,用于如下3個項目:
二、杭州聯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
公司前身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2016年12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2024年2月29日公司股票掛牌新三板,證券代碼874281。目前注冊資本4650萬元。
(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有博士學位
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郎秋蕾女士、周小川先生。郎秋蕾直接持有公司17.23%的股份,并通過控制聯川投資間接控制公司10.32%的股份;周小川直接持有公司21.25%的股份;郎秋蕾、周小川合計控制公司48.79%的股份。
郎秋蕾,1979年出生,博士學位,現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小川,1954年出生,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博士學位,現任公司副董事長。
(二)主營業務及前五大客戶
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來專注于基因科技領域,始終秉持“解讀生命密碼,書寫生命故事”的愿景,以自主掌握并創新底層基因技術為原點,致力于探索及拓展基因技術在各類場景的應用并推動最終產業化的實現。
公司目前的產品和服務主要系為高校、科研機構、研究型醫院及生物醫藥企業等企事業單位提供各類型基因檢測的科研技術服務及解決方案。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類別劃分如下:
報告期前五大客戶均為大學及其附屬機構。
(三)報告期業績持續增長,2024年扣非凈利潤5666萬元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3490萬元、28659萬元、36676萬元,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250萬元、5051萬元、5666萬元。
公司預計2025年1-3月營業收入約為7500萬元至9000萬元,同比變動19.31%至43.17%;扣非歸母凈利潤約為900萬元至1200萬元,同比變動95.26%至160.35%。
(四)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
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公司選擇的上市標準為:“市值不低于2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不低于1,500.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2,500.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8%。”
(五)IPO募資
公司本次IPO擬募資3億元,除5000萬元補流以外,剩余資金用于兩個項目。
(六)核心測序儀器和試劑供應商較少,主要供應商Illumina(因美納)被列入不可靠清單
2022年、2023年、2024年,因美納(中國)科學器材有限公司分別為公司第一、第二、第三大供應商。
招股書披露了主要供應商Illumina被列入不可靠清單的風險。
產業鏈上游企業由于掌握核心技術并擁有大量市場份額,進入門檻和市場集中度較高,全球測序儀市場可供商業測序使用的測序平臺主要由Illumina、Thermo Fisher和華大智造提供。上游儀器試劑生產商的產品通常為封閉系統,即在特定品牌、型號的儀器上進行基因測序,需使用該品牌型號儀器配套的測序試劑耗材,不同品牌型號的試劑耗材無法混用。經過長期發展,Illumina、Thermo Fisher和華大智造的產品在數據讀取結果的可靠性、輔助工具的全面性、技術人員的積累方面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難以在短時間內被超越。
基因行業中游服務提供廠商對Illumina、Thermo Fisher和華大智造的測序儀器及配套試劑依賴程度較高,是行業發展、產業鏈分工的結果。公司作為基因行業中游測序和技術服務提供商,選擇主要使用Illumina、Thermo Fisher和華大智造的測序技術平臺,與行業整體趨勢一致。
Illumina目前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具體情況為:2025年2月4日,商務部發布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2025〕4號公告,將美國PVH集團和因美納公司(Illumina,Inc.)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2025年3月4日,商務部發布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2025〕6號公告,決定對因美納公司采取“禁止其向中國出口基因測序儀”的處理措施。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聯川生物保有數臺Illumina高通量測序儀,可正常采購Illumina測序試劑,測序產能可以滿足業務需求,同時,公司已布局華大智造的測序平臺。但未來若Illumina試劑供應政策調整、價格上漲、產品斷供,或因國際關系、貿易政策變化影響技術支持服務,可能會對聯川生物的正常運營產生不利影響。同時,若其他供應商出現類似情形導致公司或國內其他測序服務商無法正常采購相關儀器和試劑,將會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