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兒童醫院癲癇中心首次為兩例藥物難治性癲癇患兒完成磁共振引導下激光消融術(MRI),這是醫院在難治性癲癇微創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這也標志著上海市兒童醫院癲癇中心正式邁入精準化、微創化的新階段。
本次兩例手術患兒均為來自外地的藥物難治性癲癇病例,受癲癇病困擾分別為7年余和2年余,兩人都服用2—4種足劑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癲癇發作卻越來越頻繁,每天醒來都會有發作,達到每天20余次之多。
日前,兩名患兒先后至上海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旭勤門診就診,隨即被收治至癲癇中心。經專家團隊嚴謹規范的術前評估,包括高分辨率MRI、PET-CT、視頻腦電圖、腦磁圖等多模態檢查,和神經心理評估,最終確定為局灶性皮層發育不良(FCD)導致的藥物難治性癲癇,具備根治性手術的適應癥。
完善術前檢查及準備后,手術由神經外科趙瑞主任醫師團隊主刀,利用神經導航手術機器人精確定位,成功完成致癇灶的激光消融。
在麻醉科、影像科、手術室、PICU(兒童重癥監護室)、SICU(外科重癥監護室)等多學科專家的通力協作下,手術順利完成。
手術全程不到1小時,術中增強MRI證實病變的毀損達到了預期目標。術后兩名患兒各項生命體征平穩,次日轉入普通病房,目前,一名患兒完全無發作,另一名患兒發作頻次也明顯減少,均達到預期療效。
精準微創
LITT技術突破癲癇治療瓶頸
磁共振引導下激光消融術(MRgLITT)是近年來癲癇外科領域的重要新技術。LITT于2007年首次被美國FDA批準,目前僅在國內少數先進中心開展。LITT用于治療包括難治性癲癇、腦轉移瘤等在內的顱腦疾病。其中,治療癲癇的適用病種主要包括各類引起癲癇發作的局灶性腦皮質發育不良、下丘腦錯構瘤、海馬硬化、腦室旁灰質異位結節等。
該技術通過立體定向技術將激光光纖精準植入目標病灶,在磁共振實時溫度監測下,利用激光熱能精確消融致癇組織,同時最大程度保護周圍正常腦組織。
與傳統開顱手術相比,LITT具有顯著優勢:手術創傷僅需一個約3mm的鉆孔,術中出血量極少,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大幅縮短;磁共振的實時監測確保了消融范圍的精準控制,特別適用于深部或重要功能區癲癇灶的治療;手術創傷及并發癥風險顯著降低,為既往被認為手術風險過高的患兒提供了新的治療可能。
多學科協作
癲癇中心持續引領技術創新
此次LITT手術的成功開展,充分彰顯了上海市兒童醫院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的優勢。這種高效的多學科協作模式,是確保高難度手術成功的關鍵保障。上海市兒童醫院癲癇中心作為國家級的癲癇診療中心,始終致力于難治性癲癇的綜合治療,擁有完善的術前評估體系、先進的手術設備和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此次LITT技術的成功開展,進一步豐富了中心的治療手段,使治療選擇更加個體化、精準化。
未來,癲癇中心將繼續緊跟國際前沿技術發展,不斷引進和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同時加強多學科協作,提升診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更多癲癇患兒提供更優質、更安全的醫療服務,助力上海市兒童醫院在兒童神經系統疾病診療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地位。癲癇中心還將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臨床研究和學術交流,推動LITT技術在癲癇治療中的規范化和廣泛應用,為提升我國兒童癲癇外科治療水平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羅欣悅
編輯:路景斕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