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辣的朋友很多,但是辣椒其實是個舶來品,蔥、姜、蒜才是中國傳統的辣味食品;其辣味,才是地道的“中國辣”。蔥姜蒜集中產地是山東,稱“山東三辣”,即山東大蔥、山東大蒜和山東大姜。今天我們來說說山東大蒜。
中國民間有句俗語,叫做“自古山東出好蒜”。山東著名的大蒜產地很多,如:濟寧金鄉、濟寧兗州漕河鎮、臨沂蘭陵、萊蕪、濟南商河、東營廣饒、聊城茌平、菏澤成武,還有濰坊的安丘……等等。最出名的是金鄉大蒜、蒼山(蘭陵)大蒜。
金鄉大蒜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從東漢初年就有種植大蒜的記載。在縣一級行政區劃里,金鄉大蒜以種植面積最大、單產最高、品質最好、總產量最大、出口量最大等九個“中華之最”聞名遐邇。
山東小蒜(卵蒜)
山東大蒜
不過,據《古今注》和《農政全書》考證,我國古代種植的蒜最初叫卵蒜。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從西域引進一種“胡蒜”,其形態比內地原栽培的卵蒜頭大,所以稱為大蒜,卵蒜也就相對的被稱為小蒜。
蒼山種植大蒜的時間與金鄉大致同期,都在西漢之后。東漢崔實著《東觀漢記》載:“李恂,為兗州刺史,所種園小麥、胡蒜,悉付從事,無所留。”
據《后漢書》載,李恂原是東漢章帝(57年-88年)時代人士,由西北來山東任刺史,帶進部分胡蒜種,于官府后園種植,收獲分贈下屬人員。由于大蒜比小蒜的產量高、蒜頭大、味道好,于是在兗州附近開始田園種植,后逐步向外擴種推廣,涉及濟寧、嘉祥、泰安等地,進而引至蒼山一帶。
大蒜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較高,尤其是具有較強的抗腫瘤作用。1970年至1974年,全國曾進行胃癌普查,當時的蒼山縣胃癌發病率為總人口的3.4/10萬,是長江以北10萬人口以上縣、市中胃癌發病率最低的一個縣。
山東小吃:雞蛋蒜
那么,這里就有一個問題了:大蒜的吃法多樣,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吃、或者烤著吃,怎么吃、對健康最有利呢?生吃,并且最好搗碎成蒜泥、然后放置10-15分鐘后再吃。
這是因為,大蒜中含有蒜酶和蒜氨酸兩種營養物質;當大蒜完整的時候、這兩種物質各自獨立存在,當大蒜搗碎之后、蒜酶和蒜氨酸兩種物質就會互相接觸,暴露在空氣中、經過充分結合會形成大蒜素。
大蒜素是一種油滑的液體,無色、但有很強的的殺菌作用,被人體攝入后,就會與人體內的細菌中的胱氨酸發生反應,結合后形成一種晶狀沉淀,使細菌代謝紊亂,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起到殺菌作用。而大蒜素一旦遇到高溫就會失去這些作用,所以大蒜適宜生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