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80年代,埃塞俄比亞就開始裝備使用蘇聯戰斗機。當厄立特里亞于1993年從埃塞俄比亞獨立出去時,埃塞俄比亞空軍采購了數架蘇-27SK戰斗機,用以對抗新生的厄立特里亞空軍的米格-29。在1998年至2000年發生在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中,蘇-27證明了它們的價值。這種重型戰斗機擊落了4架米格-29,自身則沒有任何損失,這使得裝備蘇霍伊戰斗機在埃塞俄比亞成了一種傳統。
購自20世紀90年代的蘇-27很可能已經接近使用壽命極限,因此,據簡氏防務網站2024年1月17日報道,2024年1月16日埃塞俄比亞軍隊舉行了前兩架蘇-30—他總共訂購了6架印度空軍淘汰的蘇-30K(蘇-27UB),不能發射R-77中程空空導彈,只能發射R-27系列導彈,對地打擊武器選擇更少—幸好,白俄羅斯的第558航空修理廠對它們進行大改:具備使用R-77空對空導彈;Kh-25ML、Kh-29T、Kh-29L、KH-59ME、Kh-31A、Kh-31P空對地導彈;KAB-1500Kr、KAB-1500L、KAB-500Kr、KAB-500L制導炸彈等能力;
安哥拉本來要全部采購18架,后來沒錢了只買12架,留下6架就交付給埃塞俄比亞空軍了,主要用于替換老舊蘇-27系戰斗機;
本來,埃塞空軍一是為了更新舊戰斗機,二則為了省錢,三是覺得對付國內缺乏體系防空的叛軍足夠了—殊不知它還有幾個潛在對手:埃及、蘇丹、厄立特里亞!
埃及空軍正在積極進行現代化:購買陣風戰斗機對抗埃塞的蘇27/30機群,試圖改進F-16(不理想),與其他國家洽談新戰斗機事宜……不過,最急需更新戰斗機的還是蘇丹共和國:它面臨內戰和埃塞斷水的危機,必須盡快將國內俄制、歐制飛機更新,應對現實和未來危機;
蘇丹共和國經濟不怎么樣,國防預算也不高,它在非洲存在感不強,可是,它卻是紅海中部重要國家,擁有切斷紅海航運的能力—俄羅斯多次與它洽談建立軍事基地,美國積極搗亂的主要原因。而且,蘇丹共和國擁有非洲最完善的中式國防體系:可以自行生產多種中式武器,蘇丹快速反應部隊作亂之前,蘇丹共和國國防工業相對完整;
最牛的是,蘇丹空軍居然建立整合中俄美三國軍用飛行器的數據鏈:2018年,蘇丹空軍參謀長空軍少將薩拉赫·賽義德在該國舉辦的第二屆空軍論壇上宣布,該國空軍已經實現其裝備的來自中、美、俄三國軍用飛機的聯合作戰、指揮系統,各國制造的飛機之間能用統一的系統實現數據互通。
蘇丹空軍參謀長賽義德表示:“蘇丹工程師成功實現了東方和西方平臺的互通,我們已經成功將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雷達連入到一個指揮控制中心,我們已經能夠為我們所有的飛機提供統一的蘇丹監控系統和蘇丹的通信設備。”
蘇丹共和國采購中國武器最大優勢在于:不必太多考慮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制裁,而且,蘇丹國營石油公司的50%股份屬于中國。所以,它可以根據國家和防御需求采購中國戰斗機—蘇丹快速反應部隊暴亂以來,蘇丹共和國空軍損失慘重,急需補充抵御來自埃塞俄比亞的壓力;
由于蘇丹共和國空軍對FTC-2000G應用不當帶來了困擾,所以,很有必要建立新的空防武器體系:例如中國制造的“梟龍-3”或者L-15B多用途戰斗教練機。不過,它們需要搭配預警機和電磁戰飛機、無人機的使用。
非洲防務媒體報道,蘇丹共和國空軍早在2021年就考察過梟龍戰斗機,苦于經費不足等原因沒有采購:后期,它陸續采購FTC-2000G.。目前,內戰已經進入收尾期,蘇丹空軍重新補充損失進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階段,因此,它的新戰斗機應該需要具備多用途能力;
從蘇丹共和國目前經濟形勢判斷,采購昂貴的戰斗機比較困難,價廉物美的梟龍-3比較適合它—蘇丹已經可以國產部分制導彈藥,保衛國家領空和打擊地面叛軍,這款戰斗機駕輕就熟;
巴基斯坦空軍多次使用它打擊地面移動小目標和固定工事,戰績不錯—蘇丹共和國空軍也有類似需求;
為了應對蘇-30近戰優勢,蘇丹共和國還需要采購中/輕型電磁飛機、預警機等搭配梟龍-3使用:從尼日利亞和緬甸空軍使用情況來看,缺少體制支援的梟龍戰斗機中/遠程空戰優勢無法完全發揮,何況還要對陣蘇-30K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