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工坊”是由中國殘聯、全國婦聯等單位聯合發起的殘疾婦女就業增收項目。在各省級殘聯、婦聯共同遴選推薦的基礎上,中國殘聯、全國婦聯經過初審、復核等程序,最終確定70家機構為第二批“美麗工坊”。寧夏有三家企業入選第二批“最美工坊”名單。讓我們一起汲取寧夏 “美麗工坊” 奮進力量,助力更多婦女姐妹在熱愛里扎根生長,攜手共織溫暖就業夢!
美麗工坊
“巴鳥麻編”編織致富夢
非遺傳承點亮振興路
粗糙麻絲在手中翻轉,化作精致手提包、創意擺件…… 在寧夏,“巴鳥麻編”正書寫著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新篇章。作為自治區級非遺項目,寧夏巴鳥文化有限公司“巴鳥麻編”團隊自2017年扎根興慶區移民貧困村,用千年麻編技藝打造出村民增收的“金飯碗”。
團隊在月牙湖鄉濱河家園四村等地設立“寧夏麻編非遺工坊扶貧車間”。經過艱難的努力,建立起與移民村民“零投入、無風險、包分銷”的合作模式,讓零基礎的殘疾人、留守婦女和空巢老人,憑借一雙巧手開啟就業之路。7年堅守,團隊守正創新,研發出220多個品種的麻編文創產品,申請108項知識產權保護和16項國家外觀專利,讓傳統麻編兼具文化價值與市場競爭力。
在巴鳥麻編工坊,“非遺+公益”溫暖上演。針對殘疾人就業難題,公司開創“幫扶車間+培訓+村(居)民+訂單” 模式。截至2024年,開展麻編培訓200余期,惠及10000多人次,其中為殘疾人及家屬開設專場6期,培訓500人次,殘疾婦女占比70% 。對零基礎殘疾人學員承諾“編織多少收購多少”,重度殘疾人員工工資比普通人員高近一倍。目前,殘疾人穩定就業29人,殘疾婦女就業12人,帶動居家靈活就業的殘疾婦女50人,月計件工資300-3500元不等。
巴鳥麻編的目光不止于扶貧。在賀蘭山漫葡小鎮建設“麻文化活態非遺傳承展示展銷館”,與知名企業合作構建麻文化創意產業鏈。2022年,麻編非遺工坊入選文旅部“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和國家鄉村振興局“一縣一品”項目,產品屢獲大獎,還入選“文化中國禮”,成為寧夏對外文化交流的名片。
一根小小的麻絲,串起文化傳承的根脈、村民增收的希望,也兌現著“一個都不能少”的溫暖承諾。在巴鳥麻編工坊里,機杼聲與歡笑聲交織,殘疾姐妹們編織的不僅是非遺的未來,更是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勾勒出中國鄉村嶄新的奮斗圖景。
內容來源:寧夏婦聯發展部
技術編輯:曾杰
責任編輯:夏潔
審核:馬學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