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12日訊(記者 劉子涵) 在21樓腫瘤科病房里,總能看到一位腳步匆匆的身影——護士長李青。從業二十余年,她從青澀的護理新人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管理者,用專業與責任守護患者,以公平和智慧凝聚團隊。我們一起走進她的護理世界,聆聽她關于職業選擇、團隊管理、醫患情誼的分享。
護理路上,初心如磐
“護理是偶然的選擇,卻成了半生的堅守。”李青談及職業道路,語氣里滿是從容。當初,出于父母希望女兒留在本地的期盼,加之護校離家近,她踏入了護理行業。面對外界“端屎端尿”的刻板認知,她從未動搖:“總得有人干這些事,踏實做好自有價值。”工作后,她深刻體會到,護理不僅是精湛的專業技術,更是溫暖的人文關懷。查房時,患者一句“聽到你的聲音病就好了一半”,讓她觸摸到了護理工作的溫度。
平衡之道,迎難而上
回首過往,李青感慨:“最難的不是技術,是與生活的平衡。”年輕時,夜班、孕期值班與家庭責任交織;如今作為管理者,醫患關系、團隊代際差異等挑戰接踵而至。但她始終堅信“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她將壓力化作動力,帶領團隊鉆研PICC置管技術,組織案例研討,推動科室服務標準化。“累是真累,但看到患者康復、團隊成長,就覺得一切都值得。”李青眼中閃爍著欣慰。
管理之術,點燃微光
面對“90后”“00后”為主的年輕團隊,李青秉持“公平是底線,激勵是引擎,關懷是紐帶”的管理理念。她將績效分配透明化,獎懲分明;根據成員性格特點分配工作,做到人盡其才。工作之余,她化身“知心大姐”,傾聽團隊成員的生活煩惱。“手機丟了都找我哭訴,我也樂意為他們排憂解難。有這樣的凝聚力,再難的任務都能圓滿完成。”李青言語間滿是自豪。
信任之重,溫暖同行
提及印象深刻的患者,李青眼眶泛紅。一位晚期肺癌老人多次病危,老伴日夜守護,搶救時緊握著她的手說:“我相信你們能救他。”這份信任化作力量,最終讓老人轉危為安。“護理不僅要治病,更要療心。”如今,許多出院患者仍與她保持聯系。在她看來,護士與患者不是冰冷的服務關系,而是并肩作戰的戰友。
對于剛入行的年輕人,李青寄語:“護理既需要腳踏實地,也呼喚創新突破。老一輩傳承的責任與匠心,我們要讓它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彩。”
采訪結束,李青又匆匆返回病房。她與無數護理人一樣,以平凡之軀托舉起生命的重量,讓“白衣天使”四個字始終熠熠生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