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發病率逐年攀升,為提升透析質量和延長患者透析壽命,日前,天津大學泰達醫院血液凈化科主辦的“國際視野下中日透析經驗互鑒——管理優化與技術突破協同發展”研討會順利舉行,助力中日兩國交流血液透析領域經驗,協同探索國際視野下的透析管理優化與技術突破。
日本東麗株式會社國際部部長林利郎、天津市血液凈化質控副主任委員陶新朝、中國醫用體外循環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郁賽杰、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濱海醫院血透室主任馬煥新、北大醫療渤海石油總醫院內分泌腎科副主任王永紅及天津13家醫院科主任及護士長參加會議。天津大學泰達醫院院長王一旻、血液凈化科主任楊劍明出席。
會議伊始,天津大學泰達醫院院長王一旻圍繞新區腎臟病患者治療現狀、血液透析領域進展及未來發展期望展開闡述:多年來,由于腎臟病群體不斷擴大,患者治療需求未被完全滿足。隨著科技的進步,血液透析領域也迎來巨大發展,AI輔助診療、可穿戴透析設備、新型透析膜材料等有效提升了療效,降低了患者負擔,使治療理念向個體化、精準化轉變。希望通過此次學術會議,助推區域治療同質化,同時借助遠程醫療與數字化管理,以滿足患者基本治療需求,避免“急癥難醫”的困境。
研討會上,日方專家的分享引發關注。
在楊劍明主任的主持下,林利郎部長多維度剖析了日本的血液透析現狀,著重介紹了日本在高質量血液透析領域的技術新進展,包括先進的透析設備、優化的透析流程以及精準的個性化透析方案制定原則等。
這些寶貴信息的分享,使與會者深刻認識到日本在血液透析壽命和透析質量方面位居國際前列的實際操作方法,也一窺日本透析中心在經營管理上的獨到之處,為我國透析中心的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借鑒方向。
在馬煥新主任的主持下,郁賽杰先生則聚焦于血液透析設備關鍵技術進展,以《血液透析設備關鍵技術進展——日本經驗》為題展開報告。
郁先生解讀了日本在透析設備研發與應用方面的前沿成果,從設備的精密過濾技術、智能化監測系統,到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保障機制等,全方位展示了日本在該領域的先進技術和成熟經驗,為我國血液透析設備的升級換代和技術改進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
在王永紅副主任的主持下,楊劍明主任的《重新審視透析充分性:蛋白結合毒素特性剖析及清除策略》報告引發了與會者的深思,為研究透析充分性提供了新的全局視角。
楊主任剖析了蛋白結合毒素對透析患者病情進展和預后影響的特性,并分享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清除策略,為提升透析質量和患者生存質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討論交流環節氣氛熱烈。陶新朝先生做出會議點評及總結。
與會人員圍繞日方專家的分享以及國內透析領域的實際問題,結合各自醫院的臨床實踐,交流了在透析患者管理、透析技術和設備應用以及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經驗與挑戰,并共同商討如何將日本的先進經驗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以推動我國血液透析事業發展。
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加強了中日兩國在血液透析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更為我國血液透析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通過國際視野下經驗的互鑒以及管理優化與技術突破的協同發展,相信我國在提升血液透析質量和延長患者透析壽命的道路上將大步前行,為保障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福祉貢獻更大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