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5月8日報道,河南鄭州發生一起因長期暴露于二手煙環境引發的悲?。翰晃鼰煹膹埮看_診肺癌晚期,其丈夫43年煙齡的“老煙槍”。
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指出,結合張女士的病史與生活習慣,其丈夫長期在室內密閉空間(客廳、臥室、廚房等)無差別吸煙,導致她長期被動吸入二手煙。醫學分析顯示,張女士對煙草燃燒產生的亞硝胺、多環芳烴等致癌物高度敏感,長期化學刺激誘使抑癌基因發生突變,最終引發惡性病變。
張女士丈夫在確診后痛悔自責:“整夜整夜合不上眼,真想替她遭這個罪!我從15歲開始抽煙,中間戒過兩回都沒成,現在說啥也得為家人把煙掐了。”據其自述,此前每日吸煙量超2包,且煙蒂常隨手丟棄于沙發縫隙、餐桌角落,煙味滲入窗簾、地毯等織物形成“三手煙殘留”,加劇室內空氣污染。
為何有些女性從不抽煙也會得肺癌?
1.二手煙暴露
如上述新聞中張女士長期處于吸煙環境中,吸入其丈夫釋放的煙霧,其中的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會損傷肺部細胞,增加肺癌風險。家庭成員或同事吸煙,都可能成為潛在威脅。
2.廚房油煙污染
烹飪時,高溫油炸、爆炒產生的油煙含有苯并芘、丁二烯等致癌物。長期吸入這些有害物質,會刺激呼吸道黏膜,誘發基因突變,提高肺癌發病率。
3.環境空氣污染
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室內裝修釋放的甲醛等化學物質,均含致癌成分。長期暴露在污染空氣中,肺部持續受到刺激,增加癌變可能。
4.遺傳因素
肺癌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直系親屬中有肺癌患者,個體可能攜帶易感基因,患癌風險顯著上升。
5.職業暴露
從事煤礦、化工、紡織等行業的女性,可能長期接觸石棉、放射性物質或化學致癌物,這些物質會損傷肺部組織,引發癌變。
6.肺部慢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等慢性肺部疾病,若未及時治療,肺部持續受損,可能增加癌變風險。
5種身體不適,可能是肺癌的信號
1.持續性咳嗽
若咳嗽持續超過兩周,且為無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常規止咳藥物難以緩解,尤其在夜間加重,需高度警惕。長期吸煙者出現咳嗽性質改變,如從有痰變為干咳,或咳嗽頻率增加,應及時就醫。
2.痰中帶血或咯血
若咳嗽時咳出帶血絲的痰液,或痰中帶有血塊,可能是腫瘤侵犯支氣管黏膜或血管所致。晨起首次咳痰帶血更具提示意義,應立即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
3.胸痛或胸悶
肺癌引起的胸痛多表現為隱痛或鈍痛,可能在咳嗽、深呼吸或變換體位時加重。若疼痛放射至肩部、背部或手臂,或伴有胸悶感,需警惕腫瘤侵犯胸膜或胸壁。
4.呼吸困難
活動后氣促、氣喘或胸悶,嚴重時靜息狀態下也感呼吸費力,可能是腫瘤壓迫氣道或肺功能受損所致。若伴有發熱、膿痰等肺炎癥狀,需警惕腫瘤阻塞支氣管引發感染。
5.不明原因體重下降
若短期內體重明顯下降,且伴有乏力、食欲減退,可能是腫瘤消耗身體能量和營養物質所致。半年內體重減輕超過5%,需警惕副腫瘤綜合征。
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一個方法就能避免
肺癌的發生與吸煙、空氣污染、職業暴露等多種因素有關,僅靠單一方法難以完全避免,但定期進行肺部防癌篩查是降低肺癌晚期風險、實現早發現早干預的關鍵手段。
高危人群如長期吸煙者、有肺癌家族史者、長期接觸二手煙或職業致癌物者,應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該技術能清晰顯示肺部微小結節,發現早期病變,使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至60%-90%。篩查配合戒煙、減少空氣污染暴露、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綜合措施效果更佳。
例如,戒煙可使肺癌風險下降50%以上;避免廚房油煙污染需使用抽油煙機并保持通風;職業暴露者需嚴格穿戴防護裝備。此外,保持積極心態、充足睡眠、避免肥胖也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需注意,早期肺癌可能無癥狀,切勿因無不適而忽視篩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