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蛟河市立足資源優勢,堅持抓項目、育產業、促增收,深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增效三年行動,圍繞“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不斷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質量,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提級統籌,廣泛凝聚各級黨組織發展共識
立足有人研究、有錢干事目標導向,市鄉兩級抓住基層黨建“牛鼻子”,從思想引領切入,突出抓鄉促村,著力強化示范帶動效應。
組織帶動壓實責任。發揮鄉村兩級黨組織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建立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包村包發展工作機制,157名鄉鎮街道領導干部全覆蓋包保256個村,帶動村班子共同謀劃,攻堅突破,整合資金4867.9萬元,盤活資產109處,發展自主經營項目991個,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收入達到4826.7萬元。
一線調研幫扶指導。市委主要領導帶隊,逐鄉鎮逐村調研指導,和鎮村干部、包村領導、產業大戶、農業企業負責人等面對面溝通交流,從市級層面作出規劃,指導方法路徑。
多方聯動解決難題。市委牽頭召開全市專題會議3次、現場交流會議1次,跟蹤督辦事項95項;相關市直部門深入村屯現場辦公55次,及時幫助研究解決問題,推動項目,規避風險。
引領攻堅,三產融合提升村級集體經濟造血能力
為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起步難、經營難等問題,以種出好東西、做出好產品、賣出好價錢為目標,帶動村黨組織唱主角、挑大梁,立足村情實際,選項目、用資源、帶群眾,不斷拓寬路徑。
土地盤活推動一產擴面。大力盤活土地資源,以“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方式推進“龍頭企業+訂單農業”發展模式,2025年全市粘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199.43公頃,29個村與龍頭企業簽訂粘玉米種植訂單131.2公頃、跑山豬養殖訂單1327頭,預計增收677.93萬元。規?;茝V棚膜經濟,打造城郊“菜籃子”“花籃子”,建設棚膜園區16處、棚膜1730棟,實施蔬菜、花卉等種植項目44個。全市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5683.36公頃。34個村因地制宜發展黃牛、山黑豬、梅花鹿、靈芝雞等養殖項目31個。
項目為王推動二產升級。圍繞“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發展藍莓、大米、靈芝、“三瓜”等特色產業項目。市鄉村三級赴全國多地開展招商、洽談27次,考察學習25次,引進、建設加工企業19家,年加工粘玉米8700噸、靈芝2055噸、松子275噸。推進整鎮項目10個,村均增收5.72萬元。整合“黃松甸黑木耳、靈芝”“天北大米”“白石山三瓜”等品牌,新申請農產品商標13個,打造“拉法山下”等文創品牌6個。
以銷定產推動三產融合。豐富渠道搞銷售。圍繞食用菌、黑木耳、人參等產業,制定高質量發展規劃,召開粘玉米、靈芝、人參、文旅特色產業座談會64次,組織鄉村干部和企業參加展會17次。36個村與企業簽訂粘玉米銷售訂單318公頃,41個村集體化身“經紀人”,統一購銷域內農產品。發展電商直播,打造“看見蛟河”市級直播間,全市開通直播賬號65個,組建直播小分隊16支,粉絲總量27.4萬人,累計瀏覽量190.95萬人次,發動本土網紅和駐村干部開展直播帶貨,銷售收入215.85萬元。因地制宜搞服務。圍繞解放人工,服務增收,探索實施植保作業、農機服務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全市推廣無人機23臺,成立農機服務合作社9個,購置農機具510臺(套),托管土地183.81公頃,作業面積2905.15公頃。統籌資源搞旅游。開展“蛟個朋友 河我一起 玩轉春夏秋冬”四季旅游系列活動,開發傳統村落、休閑旅游等景點34處,打造農家樂、采摘園、民宿等91家,推出全域精品線路12條,錄制、推送“村游”系列短視頻224個、必玩必吃TOP榜,瀏覽量達523萬人次。統籌發展休閑垂釣、鄉村農家樂等休閑地17處。舉辦“開江魚美食季”“山野菜采摘季”“第一書記代言”等特色活動,以“線上+線下”方式銷售農特產品,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1265萬元。
激發活力,全面增強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后勁
為克服“躺贏”心態、“害怕”心理、“放挺”行為,以提振發展信心為目標,持續強保障、提本領、選人才,打通產業發展“最后一公里”。
好政策調動干事積極性。建立“多元扶持、一體推進、合力攻堅”的工作機制,會同12個部門,出臺支持措施29條,建立村干部增收獎勵機制,進一步提升干事熱情。
實案例提升帶富能力。面向村黨組織書記、包村領導干部、駐村干部、鄉村振興專干和種養殖大戶等群體開展產業發展專題培訓,發布典型案例15個。以駐村干部、鄉村振興專干、村干部等為主體,組織舉辦電商直播培訓班17場次,召開直播經驗交流會,講解專業知識,探索創新路徑。
硬招法建強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深化“能人”治村,以鄉鎮為單位建立“鄉土人才庫”,從致富帶頭人、土專家、田秀才中動態儲備鄉土人才1000人,選拔123名致富能手、22名退役軍人擔任村書記。加大人才回引力度,線上聯系2600余人次,線下走訪1500余次,發送歸鄉邀請短信600余條,推送政策宣傳信息500余條,開展返鄉人員座談會、茶話會、上門訪談等139場次,組織聯誼活動10場次,收集家鄉發展意見建議33條,解答政策問題11個,回引85名致富能手、35名退役軍人、63名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進入村黨組織帶頭人后備隊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