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采挖野菜,或者采摘野果來吃,我個人是很喜歡的,每年春夏之際,都會和媳婦一起去野外,一邊放松心情,一邊采挖野菜,采摘野果,若是遇到放假,還會帶孩子一起去,別提多有意思了!
在采挖野菜,采摘野果的過程當中,偶爾也會遇到一些小問題,倒不是說不認識,而是有些野菜或野果是帶刺的植物,一不小心就會被剌的滿身小傷口。就比如五一期間帶孩子去山上摘刺泡,腿上就被剌了好多小傷口!
相信很多朋友也不太喜歡有刺的植物,不過有種帶刺的植物,卻讓農民又愛又恨,它便是“楤木”!
楤木是啥?
估計很多朋友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不少東北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朋友,肯定見過這種植物。
楤木是五加科楤木屬多年生灌木或喬木,這種樹一般都不太高,通常情況下是2到5米,只有在深山老林里,才能長到8米左右,不過數量十分稀少。
而楤木不僅個頭矮,其樹干也很細,一般僅有10到15厘米,說它是樹木當中的“細狗”都不為過。
但可別以為它又矮又細,就好欺負,楤木可兇的很,其整棵植株從上到下都長滿了刺,且是又尖又硬的刺,只要被它的刺扎到,十有八九都會流血。
因此,很多去山里的人,見到這種樹都會躲著走,生怕被它的刺剌到!
可即使楤木這么危險,很多山區的農民朋友卻十分喜愛它,原因之一便是“收入”!
在春夏之交時,楤木會萌發新芽,而它萌發出的新芽在嫩芽狀態時,可以作為野菜食用。在民間,通常將它的嫩芽叫做“刺嫩芽”,刺嫩芽稍微長老了一點,則被叫做“刺老芽”!
刺嫩芽看起來和香椿有些類似,卻又有些不同。就我個人吃過的感受來說,兩者都有濃濃的野菜味,不過刺嫩芽的味道則偏向于香甜,這是香椿及其他很多野菜都沒有的!
不僅好吃,刺嫩芽還是我國的一種傳統中藥材,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具體來說,就是有除濕活血、安神祛風、滋陰補氣、強壯筋骨、健胃利尿等多種藥用價值。
此外,據現代研究發現,刺嫩芽還是一種營養價值極為豐富的野菜,有“樹上人參”的美譽。
可以這么說,刺嫩芽是集營養、保健、食用于一體的一種野菜!
在以前,刺嫩芽就只有山區的老百姓才能吃到。
而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于綠色健康的食材越來越重視,很多野菜逐漸受到喜愛,刺嫩芽便于此時從一眾野菜當中脫穎而出!成了野菜當中的“香餑餑”!
和香椿一樣,刺嫩芽的產量很少,幾乎每株樹上就那么寥寥數顆可以采摘,而相較于香椿,刺嫩芽采摘則更加困難,因為它渾身上下長滿了刺!
不知道大家是否親自采摘過刺嫩芽,我是每年都會采摘點,可以這么說,“吃的時候有多開心,采摘的時候就有多痛苦!”
山里野生的楤木通常都在2米以上,算不上高,對于一米八左右的人來說,墊墊腳就能夠到它頂部的嫩芽了,但這樣做卻很危險,野生楤木多生長于山林里,那里的路本來就不好,要是夠的時候沒站穩,那恭喜你,要被它身上的刺扎了!
所以,想要采摘刺嫩芽,最好就是找個長點的捆子或長點的剪子把它弄下來!
刺嫩芽不易采摘,產量少,又在市場上十分受喜愛,就讓它的價格水漲船高。
目前,刺嫩芽產地貨源均價在25元/斤,在市場上,則通常長35元/斤(均價),這還是近些年大力開發人工種植的結果,若是放到5、6年前,那價格就更貴了!
而且刺嫩芽還不僅在我國市場上出售,它還是一種十分不錯的出口農產品,在日韓及東南亞一帶很受歡迎,據我所了解,出口的價格通常在80元/斤。
這么好的價格,你說農民朋友能不對它喜愛嗎?因而每年到了刺嫩芽長新芽的時候,很多農民朋友就會去山區搶走采摘刺嫩芽,好賺些錢!
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對楤木有了一些認識呢?當然了,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若是你想去山里采摘刺嫩芽,可要記得一件事,那就是采摘的時候別破壞了楤木,這樣才能年年有得采摘!
各位朋友,你們采摘過刺嫩芽嗎?你覺得它好吃嗎?歡迎留言交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