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紀念五卅運動爆發100周年、顧正紅烈士犧牲100周年之際,30名普陀紅領巾踏著革命先輩的足跡,在蘇河之畔展開了一場沉浸式紅色文化之旅。這場由團區委聯合區文明辦、區文旅局打造的“半馬蘇河 彩虹學院”普陀少年行主題活動,用三個小時的深度研學,讓紅色種子在少年心田生根發芽。
行走的思政課:三站見精神
在顧正紅紀念館,隊員們手捧鮮花肅立默哀,微電影《英雄先烈播火滬西》中,顧正紅帶領工人兄弟高呼"反對東洋人打人"的吶喊穿越百年時空。
上海紡織博物館里,小隊員們撫摸著老式織布機的木質紋理,在專業老師指導下扎染出顆顆紅五星,指尖流淌的不僅是靛藍染料,更是“實業興邦”的歷史重量。
當走進滬西工人半日學校史料陳列館,墻面上“勞工神圣”的標語與微電影《光芒》中夜校學員的煤油燈交相輝映,讓“知識改變命運”的箴言有了具象注解。
思辨中見成長:強音振蘇河
在蘇州河畔的露天思辨課堂,圍繞“新時代如何傳承工人運動精神”,來自武寧路小學的張同學提出:“當年工友用鐵錘爭取權益,今天我們要用科技錘響強國大門”。這番發言引發熱烈討論,隊員們將歷史智慧與航天精神、AI發展等時代命題有機串聯。
活動在齊誦《少年中國說》中達到高潮,鏗鏘誓言激蕩在滬西工人半日學校史料陳列館復原場景的穹頂之下,每位參與者接過的不僅是紀念證書,更是一份跨越百年的精神接力棒。
紅色研學新范式:走新更走心
本次活動首創“行走式+任務制”教學模式,通過定制研學手冊、AR互動問答等創新形式,將14處紅色地標串聯成課。家長感慨:“孩子回家后主動查閱五卅史料,這種‘走出去’的教育比書本更鮮活。”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普陀是滬西的革命搖籃。團區委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團區委與區文明辦聯合推出“普陀少年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品牌項目,未來將持續推出更多青少年紅色行走活動,讓家門口的紅色資源轉化為育人的寶藏。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少年正當壯志凌云。這場沿著蘇州河展開的時空對話,不僅讓革命火種照亮新一代的征程,更譜寫出“半馬蘇河”岸線貫通的文教新篇。
在上海紡織博物館,看到孩子們扎染的紅星在蘇河暖陽下漸次綻放,突然讀懂何為“薪火相傳”。這星星點點的中國紅,正是跨越百年的青春對話。期待更多少年在這片紅色熱土上,書寫屬于新時代的榮光篇章。
原標題:《百年薪火映蘇河,30名普陀少年行走半馬蘇河對話工運精神》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解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