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日,
劉若英2025[飛行日]巡回演唱會煙臺站
剛剛結束
5月31日養馬島音樂節即將來襲
好消息還不止于此
6月14日2025張韶涵“覓光”世界巡回演唱會煙臺站
將在煙臺體育公園體育場震撼開唱
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獲悉,
G.E.M.鄧紫棋2025《I AM GLORIA》巡回演唱會2.0-煙臺站
審批通過,將于7月5日開唱
可以說,這個夏天煙臺的演唱會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
近幾年演唱會已經成為城市“軟硬實力”的一種象征,讓不少城市看準這一“風口”,拿出“真金白銀”,向演唱會伸出“橄欖枝”,開啟新一輪搶奪大戰。
早在今年1月,劉若英[飛行日]2025巡回演唱會五城重磅官宣,其中第四站就是煙臺。演出場地定在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的消息發布后,歌迷們無比期待,“話說黃渤海新區現在演唱會也是越來越厲害了,越來越多大牌明星來黃渤海新區。”網友“天空之城”發文說。
在歌迷的持續關注中,劉若英于4月17日通過社交平臺發文“我們后天煙臺見”,單條內容瀏覽量突破10萬+,瞬間點燃歌迷熱情。“煙臺見”“姐,煙臺第二天,唱《飛行中的思念》”“我想聽《被動》,煙臺可千萬別送上鲅魚水餃和海腸撈飯”,來自廣東、遼寧、天津、河南、山東等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留言互動,期待之情滿溢。
“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已成為當下文旅消費新風尚。煙臺也開始打造“演唱會+旅游”的城市IP。
做好“音樂+文旅”,需要借勢重量級演唱會、音樂會,精心策劃“周邊活動”和配套產品,讓“一時火”變為“一直火”、將“粉絲熱”轉為“城市熱”。如何推動音樂演出和文旅市場從“簡單相加”到“深度相融”,進一步釋放“長尾效應”?
演唱會經濟引來大流量,如何將“歌迷”變“游客”,煙臺進行了各種探索。
為接住劉若英演唱會的龐大“流量”,黃渤海新區在演唱會開始前就發布演唱會攻略,包括地點、入場規則、交通指南等,并開通接駁車,為歌迷出行提供便利。
此外,在這場幸福與感動的背后,是各方工作人員的默默付出。交警們有序指揮著交通;綜合執法隊員維護著周邊環境;志愿者們身穿志愿服,熱情地為歌迷們提供幫助;醫療急救人員全神貫注,時刻關注著現場動態;建設交通部門工作人員調配接駁公交和出租車……演唱會的場館內外,從午后的期待到夜晚的狂歡,再到各方力量的全力守護,共同構成了這次演唱會獨一無二的風景線。
手持演唱會門票的人群,既是情懷追隨者,更是城市體驗官。為此,黃渤海新區發動磁山省級地質公園、張裕卡斯特酒莊、張裕國際葡萄酒城等重點旅游景區推出優惠政策,鑫廣萬豪、威斯汀、雅樂軒等數十家酒店也推出優惠活動,讓劉若英演唱會門票成為暢游黃渤海新區的“通票”。山西歌迷青青就是其中之一,這是她第一次來到黃渤海新區,早在18日就已提前抵達。“我先去孤獨的鯨、時光塔打卡拍照,又打卡了金沙灘、天馬棧橋等景點,黃渤海新區發布了詳細的打卡攻略,特別方便,而且很多景區都是免費開放,酒店也有折扣,這一趟真值。”
輪番上演的“演唱會”,又給這座萬億之城帶來了什么?正如煙臺市相關部門負責人所說的那樣,一場節會活動帶來的不僅是巨大的粉絲客流,更有旅游、住宿、餐飲、交通、消費等一系列附加值,在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氣的同時,極大地促進城市文旅消費,帶給一座城市的影響是持續而深遠的。
2024年“五一”期間舉辦的2024華晨宇火星演唱會煙臺站·日出場,超13萬名歌迷粉絲跨越山海之遠、共赴日出之約,相關視頻點擊量、話題閱讀量近30億次,成功打響煙臺市2024年演出經濟、音樂經濟的第一炮,助力煙臺躍居“五一假期目的地熱度漲幅榜榜首”,榮登“全國旅游黑馬城市TOP10”、小紅書“年度喜愛目的地榜單”,獲得廣大歌迷、游客、市民及各級主流媒體的一致好評。
2024年6月舉行的張信哲未來式終極版演唱會吸引了約5萬歌迷相聚萊山,共接納游客20多萬人次。“2024中國電影導演之夜”主話題的閱讀觀看量超1.4億次。還有2023黃渤海迷笛音樂節,短短3天時間,黃渤海新區接待游客約34萬人次。
演唱會經濟乘風而起,釋放城市文旅消費潛力。節會搭臺、文化為媒、經濟唱戲,一場場節會活動輪番上演,釀出了一壇壇風味飄香的文化美酒,歌迷每一次收獲的絕佳體驗感,讓煙臺這座城市的口碑與明星演唱會實現雙贏。
煙臺e家編輯整合 大眾新聞 齊魯壹點 海報新聞 煙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