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有不平影響居民出入,書記你們快來看看”“我和隔壁商鋪因為停車問題有些‘不愉快’,書記能幫我們想想辦法嗎”……街區如城市的“毛細血管”,每一處褶皺都藏著民生冷暖,每一次脈動都考驗著治理溫度。
近年來,靜安臨汾路街道積極推進基層治理“多格合一”,建立了三個綜合網格工作站,凝聚城管、城運、派出所、市場所、管理辦、平安辦、營商辦等力量,不斷打通治理堵點,解決企業和居民的急難愁盼的問題。
拆了地鎖,開了“心鎖”
“不裝地鎖總有人亂停車,影響我們做生意”“裝地鎖影響大家走路,老年人磕跘一下不得了”……最近,臨汾路街道敬業網格江楊南路路段上的居民和商戶有些“煩惱”。
原來,江楊南路汾西路至臨汾路段不足六米的上街沿,地處轄區交界地帶,地處靜安、管理歸虹口,時有監管盲區。沿街各家商戶為了經營便利,紛紛私裝地鎖,搶車位、車輛碰擦、侵占行人盲道等情況頻出。此舉影響了街區環境整潔美觀,更給周邊居民帶來了安全隱患,讓街區商戶與社區居民之間產生矛盾。
作為屬地范圍,臨汾路街道敬業綜合網格工作站主動跨前一步,通過黨建共治,與虹口區江灣鎮街道第一綜合網格召開了工作協調會,就江楊南路汾西路至臨汾路段的管理權責邊界進行了深入溝通,力求共同破題;為周邊臨汾名城居民和相關商戶搭建議事平臺,就如何解決周邊環境問題研究解決辦法;搭建商戶協商議事會平臺,聯動江楊南路上13家商戶,并自發組建了線上“小茶館”微信群,相互交流信息。
經過十余次的協商議事會,多方決定在物業管理范圍內新增了26個停車位,解決商戶的停車需求。江楊南路上的商家們看到難題得到解決,紛紛自行拆除設備,半天時間內,130米道路上近40個地鎖、地樁、鎖鏈被清除一空,街區面貌煥然一新。
“不平路”變“坦途”
“姜書記,星城花苑門口有一處路面不平,影響居民出入,你們快來看看!”最近,安業綜合網格工作群里收到一條來自“商戶路段長”的線索,街區黨支部書記姜琍莉和工作人員立即來到現場查看。
姜琍莉向“路段長”了解情況后得知:前段時間,市政施工挖開道路更換水管,在填平時未考慮到窨井凸出的高度和路面沉降形成的落差,可能與周邊形成視覺盲區,給居民帶來了安全隱患。
由于位置在小區和街面交叉處,看似小小“不平路”卻跨了小區、跨出了街道,“單打獨斗”顯然無法解決。
臨汾路380弄居民區立即聯系臨汾路街道安業綜合網格站,工作站聯勤聯動。當日,市政部門現場踏勘,確定為市政設施管理范圍,制定好方案,次日就組織施工隊伍進行施工,對受損路面進行整體修復并增設警示標識。
施工期間,為了不影響居民出入,街道社區工作者、小區志愿者、沿街路段長共同處理、協調小區物業做好現場引導,確保整修作業不會對居民生活造成干擾。從發現到修復,僅歷時48小時,該處路面恢復平整,視覺盲區徹底消除。
巧思錯峰停車,讓商戶間化干戈為玉帛
“心系群眾辦實事,情牽百姓解難題”,最近,敬業綜合網格工作站收到了來自街面商戶彭老板的一面錦旗,“感謝街區黨支部,為我們商戶解決了實際困難!”
原來,彭老板在江楊南路上經營著一家車膜店,日常營業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停車位以滿足顧客的需求。隔壁裝潢店,經常運輸大型裝修材料,長期停放著一輛大型面包車。這讓彭老板的顧客車輛在進出時有些不便。彭老板與對方進行了溝通,但對方表示自己停放大車是“剛需”,附近也找不到合適的停車位。
兩方難以達成一致,讓彭老板有些苦惱。前些日子,彭老板向前來走訪的街區黨支部書記史薇講述了他的困擾。
史薇記在心上,當天就實地查看,主動走訪裝潢店鋪了解情況。史薇發現,工作日下午 3 點到 5 點,周末上午 9 點到 11 點,是車膜店車輛進出的高峰期,為停車“剛需”時間;裝潢店配送材料時間可以機動調整,只需要老板提前與供應商聯系安排即可。
史薇與敬業綜合網格工作站相關部門向兩家商家提出“錯峰停車”的建議,既考慮裝潢店的運輸需求,又減少對車膜店進出的影響,同時承諾為裝潢店停車盡快尋找周邊合適的車位。裝潢店老板對這一方案表示認可,主動調整了配送材料的時間。
彭老板說:“街區的一個巧思,讓我有了一個新朋友。我現在和隔壁商戶成了朋友,我們相互之間還會介紹客戶。”
來源 | 解放日報
作者 | 唐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