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市民阮女士向
上觀新聞“民聲直通車”欄目反映稱
每天下班通勤
經(jīng)過寶山區(qū)一個路口時
總是遭遇擁堵
阮女士認為
擁堵與路口的交通設置不合理有關系
她提出建議希望調整
市民反映特定時段通行困難
阮女士告訴記者,其在浦東新區(qū)工作,家住寶山區(qū)。她上班一般會在水產路向南拐入同濟路中間岔道進入逸仙路高架,再經(jīng)過外環(huán)隧道進入浦東新區(qū)。傍晚下班則是原路線返回。她反映較為擁堵的路口就是同濟路水產路交叉口。
同濟路水產路口位置信息。
她回憶每天早上上班的情形:和一般路口不同,這個路口的右轉設置了單獨的信號燈,而且即便同方向直行信號燈轉綠,右轉仍維持紅燈。“水產路上四條車道,右面兩根都是右轉車道,但是只有最右側是可以上高架的車道,而且紅燈很長,再加上集卡車很多,右轉都要停車,所以通行效率很低。”她稱,僅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右轉綠燈,堵不堵車要看當天集卡車多不多,早高峰時段,最少的一次,右轉綠燈單車道僅過了5輛車。
水產路直行綠燈時,右轉仍為紅燈。
而晚上下班時段,這個路口也讓她尤為詬病。阮女士一般在晚上6時許經(jīng)過同濟路水產路路口,外環(huán)經(jīng)由逸仙路高架下匝道后,直對著的是直行車道,她需要變道至左側的左轉車道。但一旦時間接近6時30分,這個路口左轉就會尤為困難,常常排隊一直排到高架上面。阮女士記得,幾年前她曾在這里因加塞變道被交警處罰,此后她便一直規(guī)規(guī)矩矩排隊。當時,交警告知阮女士,一下匝道,就要排隊依次并入左轉車道,而不能在直行車道繼續(xù)前行伺機加塞。
不過,現(xiàn)場沒有交警執(zhí)勤的時候,長長的排隊隊伍前方經(jīng)常被加塞。“直行車道很空,有的車就直接沖到變道虛線快結束的地方直接插隊!”導致原本就要很久的等候時間進一步被延長,有時,阮女士要等4次信號燈轉綠才得以通過路口。
晚高峰時段加塞嚴重
連日來,記者多次在不同時段來到阮女士反映的同濟路水產路路口。
在路口南不遠處,上海外環(huán)高速東西向與繞城高速、逸仙高架路相交而過。外環(huán)上從浦東方向來的車輛,要進入寶山,需通過匝道拐入逸仙路高架最右側車道,再下高架進入同濟路。
同濟路的西側以大型工廠、物流園區(qū)為主,同濟路的東側,則是海濱新村、永清新村等大型居住集聚區(qū)域。
關于阮女士反映的由水產路向南拐入同濟路擁堵問題,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水產路設有單獨的右轉信號燈,直行轉綠燈時,右轉仍為紅燈,只有在同濟路上左轉車道綠燈時,水產路的右轉車道也才同步顯示綠燈。這樣設置可能是考慮到行人橫穿同濟路時段的安全。
情況更為嚴重的是由同濟路向西拐入水產路情形。逸仙路高架向北下同濟路出口的匝道共有兩條車道,左車道為直行左轉車道,右車道為直行車道。下了匝道,首先進入的是一段4車道的地面同濟路,下匝道直對的是直行的第3、第4車道,同濟路最左側的第1車道也是直行車道,第2條車道是左轉車道。再往前行,4條車道與原有的同濟路右側輔道兩條車道并到一起,共組成6條車道。
下匝道后,左轉車輛需要向左變道。
4月23日傍晚6時,記者在合適位置放飛無人機,懸停在剛通車不久的外環(huán)隧道寶山一側出口上空觀察。
6時25分之前,外環(huán)高速、逸仙路高架、同濟路通行情況比較正常。6時25分,記者通過無人機遙傳圖像看到,外環(huán)高速最右側車道一些大車出現(xiàn)了詭異的駕駛行為:即便前方?jīng)]有車輛,一些大車仍然以幾乎停止的速度蠕行,其后的小車缺少視野,還以為下匝道堵車,跟在大車后緩行。就這樣,外環(huán)高速的最右側車道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堵塞。
6時29分,這些蠕行的卡車開始緩緩加速,拐入逸仙路高架,隨后進入同濟路第2條車道,等待左轉。后方,越來越多的集卡、渣土車也相繼右轉。短時間內,單根左轉車道無法消化如此大量的卡車流,最終造成了擁堵。
高速路段,車輛有限速下限要求,為何出現(xiàn)集體緩行的奇怪現(xiàn)象?記者注意到,從逸仙路高架進入同濟路后,交通標志牌注明8噸以上貨車在9時至16時30分、18時30分至次日早上7時允許左轉。而物流園區(qū)、大型工廠一般都在同濟路西側,需在路口左轉,這才導致大車在近下午6時30分時緩行等待左轉放行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八噸以上貨車左轉限時。
晚6點30分左右,記者走上軌道交通3號線水產路地鐵站前方橫跨同濟路的人行天橋。天色剛轉暗,朝南望去,直行車道上幾乎沒有車輛,但第2根左轉車道卻堵得水泄不通。目之所及,車道上等候通行的車輛以大型卡車、重型渣土車為主,長長的排隊隊伍一直連至高架橋上,一眼望不到頭,經(jīng)估算,僅下匝道口至路口段距離就已300米左右。
不時有渣土車難以忍受漫長等待,向右變道離開排隊隊伍,前行一段距離后再打開左轉向燈,突兀地斜著停在直行車道上,蹲守著左轉車道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縫隙伺機插進去。
卡車加塞現(xiàn)象嚴重。
晚上6時40分,加塞、排隊的待左轉車輛幾乎占了3條車道,導致本來可以通暢直行的下匝道車輛都受到了影響,它們不得不小心避讓橫沖直撞的大型卡車,如果直行車道被加塞車擋住,它們也只得跟著等待,即便路口前的4條直行車道幾乎空無一車。
擁堵情況持續(xù)約1小時,才緩緩解除。
市民建議設置潮汐車道
用秒表簡單記錄交通信號燈變化信號燈可見,一次輪換周期3分鐘出頭,其中同濟路左轉綠燈(水產路右轉綠燈)總時長約1分30秒,這已經(jīng)是相對比較長的時長,但仍不能滿足特定時段同濟路左轉通行需求。連日在不同時段觀察,記者發(fā)現(xiàn),平時低峰時段,相較于另外5條車道,第2條左轉車道也往往是等候通行車輛最多的車道。
市民阮女士認為,6條車道中僅有1條左轉車道是不夠的。再加上缺乏交通疏導等因素,導致一些時段嚴重擁堵、肆意加塞的現(xiàn)象。
有市民建議,可以將逸仙路高架下匝道后的第3條直行車道也改為左轉車道,這樣不僅提高了左轉的通行效率,也方便了下匝道車輛,無需再特地變道。也有市民建議,可將第3條直行車道設置為潮汐車道,參考實際情況,僅在卡車通行較為集中的時段,將車道改為左轉車道,這樣可以在最小調整下,緩解傍晚的擁堵。
而針對早高峰水產路右轉紅燈時間長通行不暢的情況,有市民建議,考慮到同濟路已有人行天橋,可以在特定時段,使直行綠燈的同時將右轉也設置為綠燈,將人行道改為紅燈,疏導過同濟路人流沿人行天橋通行,增加車輛通行效率。
上觀新聞·解放日報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允許嚴禁轉載
作者 :鄭朕
微信編輯:佳思敏
◢ 猜你喜歡↓↓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