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多個城市爆發抗議活動,呼吁政府立即啟動對德國選擇黨(AfD)的禁黨程序。此次抗議由多個民間團體發起,統一口號為“別再找借口!”示威者向聯邦議院、聯邦參議院以及新一屆政府施壓,要求其迅速向聯邦憲法法院提出正式申請,以取締AfD。
AfD這一次又是攤上什么事兒了?
▲圖源:Fabian Sommer/dpa
在柏林,警方數據顯示,約4000人聚集在勃蘭登堡門前參與集會。德累斯頓有約350至550人參加,漢諾威約600人,不來梅200人,美因茨約350人。慕尼黑的主辦方稱有3200人參與,埃森約2500人,哥廷根和希爾德斯海姆則分別有600人和250人走上街頭。
這場橫跨60多個城市的抗議活動由“攜手反右翼網絡”與“捍衛人性尊嚴—現在就取締AfD!”兩大組織共同發起。活動發言人尤莉婭·迪克表示,上一屆聯邦議院錯失了啟動禁黨程序的良機。
▲圖源:dpa
德國政黨禁令的法理基礎來自《基本法》第21條。據規定,凡以破壞自由民主基本秩序為目的的政黨都可以被聯邦憲法法院認定為違憲并予以取締。然而,這一程序在德國政治史上極為罕見,門檻極高。
自二戰以來,德國僅有兩次成功和一次失敗的禁黨案例:1952年德國帝國黨(SRP)因其納粹背景被取締;1956年德國共產黨(KPD)也被禁;而2017年聯邦憲法法院則駁回了對極右翼國家民主黨(NPD)的禁令請求,法院認定該黨具有違憲目標,但其“對民主秩序不具現實威脅”。
當前,聯邦憲法保衛局已于5月初正式將AfD定性為“明確的極右翼極端主義組織”。AfD方面已提起法律訴訟,該定性目前暫時中止,需等待科隆行政法院裁決。正是這一背景下,民間呼聲再起。
▲圖源:imago images
在政治層面,對取締AfD的呼聲和質疑并存。綠黨主席巴納薩克公開支持禁黨程序。他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代表大會上指出,AfD正一步步、越來越公開地激進化,而政界與其之間的互動卻趨于“正常化”,這令人警惕。
與此同時,基民盟秘書長林內曼則表達了審慎態度。他在接受《星期日世界報》采訪時表示,禁黨程序在政治上“極具危險性”,有可能激化對立。
▲圖源:picture alliance
社會層面對這一議題同樣意見分歧。《南德意志報》的一檔播客節目中指出,憲法保衛局的報告可能在法律上尚難構成取締AfD的堅實依據,但禁黨程序“雖有爭議,卻可能產生實際效用”。
(歐洲時報德國版紫蒿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