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文物保護專家近日警告稱,一種新型“極端”霉菌正在席卷丹麥的博物館,威脅著該國最重要的文化藏品。
這種被形容為“黃金時代畫作流行病”的霉菌會在物體表面形成一層白色覆蓋物。目前,丹麥已經有12家博物館發現了這種霉菌,丹麥國立博物館、斯卡根博物館等知名博物館都未能幸免。
這種霉菌為曲霉亞屬,是可以在深海或火山附近等極端環境中生存的真菌群。
“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因為這些真菌會腐蝕博物館的文物,使藏品受損。”丹麥國立博物館文物保護和藏品存儲負責人卡米拉·尤爾·巴斯托姆表示,霉菌很狡猾,喜歡藏身于干燥環境,不像普通真菌那樣通常在潮濕地方滋生。目前,丹麥150個文化場所正在查看是否也存在這種霉菌。
尤爾·巴斯托姆在羅斯基勒的一家博物館工作時首次發現了這種物質。她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它很難被發現,當顯現出來的時候,往往已經對藏品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害。
尤爾·巴斯托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博物館,但她也在教堂、檔案館和圖書館見過這種霉菌。“它們似乎偏愛文化遺產。我從未在其他地方見過它們。”她說。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霉菌還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這意味著如果藏品被污染,為保障公眾健康,可能無法再向大家展示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博物館的藏品就失去了價值,變成了所謂的“死資源”。
斯卡根博物館也報告發現了這種霉菌,并描述為“白色涂層,一種類似花粉的物質”。該博物館收藏了19世紀畫家斯卡根的作品。
現在,丹麥國立博物館正在采取積極措施,把大量文化物品轉移到哥本哈根附近的新倉庫,希望能夠遏制霉菌的滋生。丹麥博物館協會也在等待更深入的研究結果,以制定有效應對策略來解決這一棘手問題。
特約撰稿:歐時
原標題:《新民僑梁 | 丹麥文物患上“霉菌流行病” 或為全球性隱患》
欄目編輯:梅瓔迪
來源:作者:歐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