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爭相打卡!山野茶火鍋橫空出世
2、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火鍋店看上
3、火鍋品牌如何用茶文化引流、復購?
第1840期
文 | 王謹
茶湯打底
山野茶火鍋橫空出世
火鍋餐見觀察到,近期,在蘇州、黃山等地的“山野茶火鍋”火了,并在社交媒體上引發(fā)打卡潮。
山野風的再升級?茶文化的新應用?一起來看。
1、茶湯鍋底,種類多樣,極具差異化
◎蘇見山·山野茶火鍋的茶湯鍋底
蘇見山作為蘇州首家山野茶火鍋店,鍋底就是它的靈魂,茉莉碧螺春+蘇式番茄鍋、老白茶+菌湯鍋底,茶香味和火鍋的醇厚感相融合,自有一番風味。還有抹茶鴨腸、茶香手工牛肉、茶香千層肚各種茶香菜品,也是一絕。
此外,黃山新開的的陶元茗山野茶火鍋,四川火鍋和茶文化相結合,以花椒雞和辣味的鍋底為例,加上自選茶湯,比如黃山毛峰,頗具地方特色。
茉莉飄雪千層肚、龍井蓋碗冰淇淋、抹茶紅豆布丁等主打產(chǎn)品更是引發(fā)熱捧。
2、山野茶寮風,打造“出片”場景
◎蘇見山的山野風營造
最近山野風愈刮愈猛,“山野風”是把山野美景和食材搬入城市,用枯木、石頭、蘆葦?shù)茸匀辉卦炀啊?/p>
而蘇式山野茶火鍋的特色是直接把園林搬進餐廳,白墻黛瓦、木質(zhì)屏風,窗邊還擺放茶具和盆景,喝茶、聽評彈、涮火鍋,氛圍感直接拉滿。
陶元茗山野茶火鍋也有異曲同工之處,竹編燈罩、原木桌椅,墻上還掛著斗笠蓑衣,就餐仿佛置身叢林。
3、提供情緒價值,年輕顧客文化認同
根據(jù)大眾點評信息,蘇見山山野茶火鍋人均79,陶元茗山野茶火鍋人均110,菜品創(chuàng)新加上新奇體驗,消費適中。
評論區(qū)內(nèi),不少消費者給出“環(huán)境治愈”“茶香解膩”“適合拍照”等評價。我們可以看到,山野茶火鍋通過打造避世氛圍,能給當下的年輕消費群體提供情緒價值,滿足了他們對自然的向往和心靈的釋放。
被越來越多的火鍋店看上
茶火鍋運動升級
當茶在火鍋店的運用愈演愈烈之時,這場舌尖上的“茶火鍋運動”已不止于味覺創(chuàng)新,更在重新定義餐飲的新消費時代。
茶,正在從多個維度被火鍋店所應用。
第一,茶湯,已成為“健康火鍋”的標配
其實,茶與火鍋的搭配由來已久,川渝人民愛吃火鍋,同樣也愛喝茶,麻辣刺激的火鍋加上一杯敗火去油的老鷹茶,可謂是最初的完美cp。
◎春茶涮火鍋
今年4月,季季紅火鍋與可口可樂旗下的無糖茶飲品牌“淳茶舍”玩起“反向跨界”,聯(lián)合推出春茶火鍋,選用茉莉花茶作為火鍋茶底,用茶湯降低火鍋中的油脂,用茶香呼應春日氛圍,也為新一代年輕群體打造沉浸式春日餐飲新體驗。
第二,“茶+”產(chǎn)品矩陣,延長消費場景
火鍋與茶的巧妙結合,不僅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消費場景,豐富了顧客的多樣化選擇,也使得品牌更具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
◎壺·茶館火鍋的特色產(chǎn)品
比如專注新中式茶火鍋——北京壺·茶館火鍋,它把茶元素和國風的文化氣息巧妙融合,不僅有工夫紅茶、飄雪茉莉、重慶小沱茶,非遺巴南銀針小罐茶可以選擇,茶香毛肚三脆卷、綠茶流沙蛋黃麻將和桂花烏龍千層肚是招牌主打菜品。
同時,深圳首店張想想·茶館火鍋被瘋狂種草,融合了重慶火鍋的麻辣醇香與茶的清新回甘,辣而不燥。抹茶破冰鴨腸、桂花烏龍千層肚、茶熏鹵白肉等招牌菜更是桌桌必點。
火鍋餐見觀察到,“茉莉蝦滑”“碧螺春蝦滑”等也成火鍋店爆品,如何很多火鍋品牌都在與后端供應鏈積極攜手,聯(lián)合打造爆品,比如“全國蝦滑銷量第一”的逮蝦記,就跟很多知名火鍋品牌聯(lián)合共創(chuàng),如熊喵來了火鍋、大龍燚火鍋、珮姐重慶火鍋,共同推出獨具特色的蝦滑爆品,被業(yè)內(nèi)紛紛模仿。
第三,從市井煙火到“茶寮美學”
◎卿庭·成都鮮貨火鍋的茶元素
同樣,茶元素也適用于場景創(chuàng)新。位于上海的卿庭·成都鮮貨火鍋,一面滿滿的茶墻映入眼簾,猶如置身成都老茶館。卿庭在火鍋店的空間布局上融入成都老茶館的元素,打造“吃火鍋=逛茶館”的獨特場景。
等位區(qū)也以書法和玻璃墻為背景,擺放茶具,讓顧客不自覺就拿起手機拍照打卡,增強品牌的自傳播性。
第四,沉浸式體驗,增強用戶粘性
除了產(chǎn)品和裝修,服務的作用毋庸置疑。品牌商家不僅要注重產(chǎn)品質(zhì)量、裝修體驗,更要注重服務的質(zhì)量,力求為顧客打造超預期的服務體驗。
近期,海底撈在新加坡門店演繹“一壺入魂”的國風茶道,動作行云流水,伴著茶香彌漫,給顧客以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盛宴,一邊吃火鍋,一邊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不僅增加互動感,也強化了文化記憶點。
文化,是餐飲的終極競爭
如何利茶文化引流?
從空間敘事到產(chǎn)品儀式感,文化不僅能塑造品牌辨識度,更能以情感共鳴激活高頻消費——當火鍋成為生活方式的文化載體,吃的便不止是味道,更是身份認同與情緒歸屬。
那么,如何利用茶文化引流、復購?火鍋餐見建議從以下幾個方向發(fā)力。
1、深挖地域文化,打造差異化IP
比如蘇式火鍋強調(diào)“文人茶”雅趣,顧客可選取碧螺春、茉莉銀針等茶湯,佐以菊花、蓮子芯等清雅食材,效仿古代文人"烹茶煮韻"的儀式感,打造"茶宴一體"的沉浸式體驗。
◎蘇式火鍋
川渝老字號則借勢本土茶俗,將火鍋搬進竹椅木桌的老茶館,獨創(chuàng)"蓋碗茶鍋底":以老鷹茶為底,搭配醪糟、冰糖葫蘆等川渝甜飲元素,盛于青花蓋碗中,鍋沸時茶香與牛油香交融,輔以川劇變臉藝人執(zhí)茶盤即興互動,既延續(xù)了市井煙火氣,又制造了"非遺技藝+新派火鍋"的傳播爆點。
2、用“故事營銷”強化品牌記憶
◎采摘茶葉的場景
講好食材故事,比如“碧螺春采自東山百年茶樹”,結合采摘過程的故事,比如清晨采摘、手工炒制,甚至邀請顧客體驗采摘,這樣不僅提升故事性,還能增加互動體驗。
還有,推出限定款鍋底比如“大紅袍麻辣鍋”。比如武夷山的制茶大師,如何將非遺技藝融入鍋底制作,增強稀缺性和收藏價值。
3、會員體系綁定文化認同
在營銷方面,比如清明和中秋是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推出明前茶鍋和桂花茶釀符合季節(jié)特色的產(chǎn)品。比如明前茶使用當季新茶,中秋推出桂花相關產(chǎn)品。
同時,可以加入限時活動,比如主題套餐、打卡活動,增加互動和傳播。
結論
未來火鍋的競爭,不僅是口味之戰(zhàn),更是“文化認同”之戰(zhàn)。
茶火鍋的興起證明,消費者買單的不僅是食物,更是背后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認同。短期靠產(chǎn)品(茶湯鍋底、茶飲甜品);中期靠場景(山野茶寮、打卡美學);長期靠文化(地域IP、故事營銷)。
火鍋的未來,注定屬于那些既能滿足胃,又能打動心的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