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4年首屆峰會圓滿成功后,國際權威媒體《SuperYacht Times》組織的第二屆年度亞太超級游艇峰會(APSS)已于2025年5月7日至8日在香港萬麗海景酒店圓滿落幕。
峰會前夕,該媒體情報團隊對亞太區域超級游艇活動展開深度調研。由研究分析師Adil Zaman與情報主管Ralph Dazert領導撰寫的《2025亞太超級游艇報告》,全面呈現區域所有權結構、船隊構成及游艇活動軌跡。
該媒體表示,過去三年間,我們的市場情報團隊已為海灣超級游艇峰會(Gulf Superyacht Summit)持續輸出市場分析報告。今年,我們連續第二年為您呈現亞太地區超級游艇船隊的深度洞察。依托我們的市場情報工具"超級游艇情報庫(SuperYacht iQ)"及獨家游艇航行數據,本報告從船隊規模、航行軌跡到區域關鍵趨勢,全方位解析亞太市場。
第二屆年度亞太超級游艇峰會(APSS)
當前亞太地區活躍著多少艘超級游艇?它們的母港分布如何?船隊規模是否持續增長?核心游艇熱點區域有哪些?《2025亞太超級游艇報告》不僅解答這些問題,更聚焦峰會主辦城市香港的超級游艇業態進行深度剖析,同時提供全球超級游艇船隊的最新動態。此外,報告還探討了亞太地區作為超級游艇建造基地日益凸顯的重要性。
同時在本屆亞太超級游艇峰會上,與會嘉賓將就巡航機遇、運營挑戰、改裝趨勢及新興基礎設施發展展開討論,同時深入分析銷售與租賃市場動態,并探索實現船隊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路徑。以下是該報告的完整版:
行業速覽
何為超級游艇?
根據該媒體的定義,超級游艇指長度達30米及以上的機動或風帆輔助游艇,需為私人使用或可供整船租賃。此定義亦涵蓋游艇支援艇和私人科考船——盡管它們并非傳統游艇,但因常由游艇公司管理、配備游艇船員,且通常與常規超級游艇同屬一位船東,故被納入統計。此外,經基礎改裝后供私人使用的舊拖船或漁船也被計入超級游艇船隊。
全球現役超級游艇數量
根據我們2025年3月發布的年度市場報告《游艇業現狀》,2025年初全球現役30米以上超級游艇共計6,022艘,其中機動游艇5,124艘,風帆輔助游艇898艘。
如下圖表所示,現役船隊中絕大多數(63%)為30至40米游艇,40至50米游艇占比21%,而80米以上超大型游艇僅占3%。
新造超級游艇動態
截至2025年初,全球在建30米以上新超級游艇共691艘,含機動游艇639艘、風帆輔助游艇52艘。其中42%的項目為30-40米游艇,盡管表明40米以上游艇占據新造船訂單主導地位,但在現役船隊中仍屬少數,凸顯游艇尺寸持續增長趨勢。在建游艇中帆船占比僅8%,低于其在現役船隊中15%的比例。
2024年全球新交付超級游艇達228艘,創2008年以來新高。目前有316艘在建超級游艇計劃于2025年交付,但通常約三分之一會延期或推遲至次年。預計2025年實際完工的30米以上新游艇約為210艘。
隨著船廠持續擴產及高企的在建數量(2024年在建數僅比前一年減少4艘),2025年后新艇年交付量或將繼續維持在200艘以上。
Heesen三艘新建超艇
全球超級游艇建造格局
盡管眾多船廠參與超級游艇建造,但核心集團主導生產。過去十年(2015-2024年),全球共有227家船廠交付過至少1艘超級游艇,其中僅122家交付過2艘及以上,目前活躍建造超級游艇的船廠為73家。
2015至2024年間,前25大船廠貢獻了全部新艇交付量的三分之二。而處于末位的105家船廠(占總數的46%)在此期間僅交付過1艘超級游艇。
從地域分布看,55%的超級游艇建造船廠集中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荷蘭。土耳其以55家船廠居首,但其船廠平均交付效率全球最低——過去十年間每家船廠僅交付2.7艘游艇。意大利船廠效率最高,同期每家船廠平均交付16艘游艇。其次是中國臺灣,每家船廠平均交付14艘。
二手超級游艇市場
截至2025年1月初,全球19%的現役超級游艇掛牌出售,較2024年初的17%略有上升,但二手市場整體仍處于緊縮狀態。
作為對比:在疫情催生銷售熱潮的2021年初,二手超級游艇掛牌率達25%;此后逐步下降至2023年初的21%、2024年初的17%,2025年小幅回升至19%。
2024年全球共售出305艘二手超級游艇,較2023年的296艘微增,但仍顯著低于2022年的403艘和2021年的510艘。
2025年第一季度,78艘30米以上二手游艇成交,較2024年同期(56艘)增加22艘,較2023年同期(61艘)增加17艘。2024年迄今最大二手交易為3月售出的80米Oceanco機動游艇“Aalto”號(現名“Batello”號),其次為76.6米Piriou機動游艇“Yersin”號。
2025年1月現役超級游艇船隊按尺寸分布
2025年1月在建超級游艇按尺寸分布
超級游艇改裝行業
2024年,情報團隊追蹤到30米以上游艇的進廠改裝次數超2,100次,較此前詳細調研(2019-2021年)記錄的1,500次大幅增長。這一增長源于船隊規模擴大及追蹤技術提升,使全球改裝活動統計更為全面。
美國仍是全球首要改裝目的地,佛羅里達州因超級游艇高度聚集而領先。意大利緊隨其后,其優勢來自強大的新造船產業和大量保修期工程。西班牙與法國憑借MB92、Monaco Marine、STP Mallorca等大型設施,同樣位居頂級改裝地之列。
土耳其游艇建造集群
土耳其的改裝產業正快速擴張,船隊增長與圖茲拉、亞洛瓦及博德魯姆的新設施推動發展。亞太地區以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改裝能力最為成熟:黃金海岸庫梅拉的The Boat Works船廠2024年新增第六臺移動式升船機、兩個有頂改裝泊位及2,000平方米硬化區域;新西蘭奧克蘭的Orams Marine船廠則新建兩座改裝車間(每座60米×20米),并新投用一臺820噸移動式升船機。
泰國與中國臺灣正成為超級游艇改裝市場的新興參與者,但亞洲地區的大型改裝項目仍較為少見。盡管亞洲改裝產業尚處發展階段,但通過基礎設施的戰略性投資,有望提升其全球市場地位。隨著改裝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全球主要超級游艇樞紐正涌現出合作與擴張的新機遇。
亞太超級游艇動向
超級游艇追蹤與亞太船隊分析
數年前,該媒體開始通過自動識別系統(AIS)自主獲取船舶追蹤數據——幾乎所有超級游艇均需配備此系統。盡管部分游艇因各種原因未使用AIS,截至2025年,我們已實現對全球76%的30米以上現役超級游艇的追蹤覆蓋。憑借這一高覆蓋率,我們得以精準分析亞太地區的超級游艇活動軌跡。
需說明的是,SYT意識到部分超級游艇無法通過AIS追蹤,因此情報團隊結合衛星數據對亞洲地區所有已知擁有或運營的游艇進行交叉核對,補充缺失游艇及其可能位置,確保數據最大程度準確。
亞太超級游艇:尺寸超全球均值
對亞太地區游艇活動的分析揭示了多項關鍵洞察:2024年1月至12月期間,該區域活躍的30米以上超級游艇共計530艘,包括常駐船只及臨時訪問船只。其中187艘為懸掛外國船旗、無亞洲所有權背景的游艇,343艘為亞洲船東所有且在本區域巡航的超級游艇。
該區域僅12%(62艘)為風帆輔助游艇,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此外,亞太超級游艇船隊平均尺寸略大于全球均值:30-40米游艇占比59%(全球為63%),而50米以上游艇占比超20%(全球僅16%)。這些數據表明,亞太地區超級游艇的平均尺寸大于全球船隊。
亞太地區超級游艇數量持續增長
亞太地區現役超級游艇數量呈穩步上升趨勢。盡管2024至2025年間該區域活躍(含常駐及訪問)的獨立游艇數量為530艘,但年度統計存在波動——因部分游艇屬本地船隊常駐,另一些為外來訪問船只。
2022年,亞太地區常駐或訪問的獨立游艇總量為372艘;2023年增至445艘,增幅達20%。這一增長趨勢延續至2024年,總量攀升至530艘,同比再增19%。若增速持續,預計至2025年底,該區域超級游艇數量將至少突破600艘。
超級游艇母港分布
亞太地區作為全球最大且最具活力的游艇目的地之一,覆蓋全球22%的陸地面積及重要水域。過去一年,借助"超級游艇情報庫"升級的追蹤能力,我們更清晰全面地掌握了區域游艇動向,發現多個關鍵節點的超級游艇活動顯著增加。
澳大利亞仍是區域首要超級游艇樞紐,過去一年錄得141艘30米以上活躍超級游艇,數量較此前預估有所增長,印證其成熟基礎設施及對巡航與改裝服務的強勁需求。新西蘭憑借深厚航海傳統和完善改裝能力,錄得53艘超級游艇。
東南亞作為重要游艇走廊地位穩固:新加坡錄得83艘超級游艇,持續鞏固其印度洋與太平洋間核心中轉港地位;泰國(72艘)與印尼(68艘)作為巡航與租賃目的地熱度攀升,普吉島、蘭卡威和巴厘島愈發吸引船東關注。
香港國際機場游艇碼頭外觀設計
香港作為歷史悠久的區域游艇中心仍居主導地位,錄得78艘超級游艇,凸顯其雄厚船東基礎、碼頭設施及金融樞紐地位。中國大陸以46艘保持穩定活躍度,馬來西亞憑借東南亞主要巡航路線的中轉與補給優勢,錄得70艘過境游艇。
印度洋區域約44艘超級游艇經停,馬爾代夫、塞舌爾和斯里蘭卡作為加油與巡航停泊點吸引力日增。
圣勞倫佐機動游艇“ Capri ”巡航香港
聚焦香港
作為亞洲核心超級游艇樞紐及第二屆APSS主辦城市,香港在區域游艇生態中持續發揮關鍵作用。其成熟的游艇基礎設施、強大船東群體及戰略區位,鞏固了其在超級游艇產業的樞紐地位。
截至2025年初,香港船東擁有92艘30米以上超級游艇,其中17艘在亞洲以外(主要活躍于地中海、加勒比海及迪拜),75艘常駐香港。
香港超級游艇船隊以30-40米為主(65艘,占比71%),40-50米占17%(16艘),50-60米占4.3%(4艘),60-80米占6.5%(6艘),僅1艘80米以上游艇(當前駐歐洲)。
憑借強勁的超級游艇保有量及日益頻繁的游艇活動,香港穩居亞太市場核心地位。其碼頭設施、專業服務及行業積淀持續吸引本土與國際船東,進一步強化區域頂級游艇樞紐地位。
香港船東超級游艇船隊按尺寸分布
香港超級游艇建造國別分布
鑒于香港超級游艇船隊尺寸分布特征,半數以上游艇由意大利建造并不意外——意大利船廠長期主導40米以下游艇市場,并已向50米及以上領域延伸。
最新數據顯示:香港船隊中48艘游艇(占比超半數)產自意大利;荷蘭以11艘位居次席;英國建造10艘;中國產5艘;澳大利亞產3艘;其余少量游艇分散于其他國家建造。
現代化活躍船隊
香港超級游艇船隊船齡相對年輕,到2025年的平均船齡為13.5年,顯著低于全球船隊的平均值22年。這一數據印證香港船東對新艇的偏好,鞏固其全球超級游艇市場的重要地位。
香港超級游艇建造國別分布
亞太超級游艇所有權結構
該媒體同時持續追蹤全球超級游艇所有權數據。針對40米以上游艇,并掌握了98%現役游艇及73%在建游艇的船東國籍信息。基于《2025游艇業現狀》年度市場報告的研究,并結合專為《2025亞太超級游艇報告》補充的獨家數據,梳理出亞太地區30米以上超級游艇所有權全景(注:本統計涵蓋亞太國家公民持有的游艇,但并非所有游艇均常駐本區域)。
亞太國家持有443+艘30米以上超級游艇 占全球船隊7.3%
2024年《亞太超級游艇市場報告》統計顯示,亞洲公民持有423艘30米以上超級游艇,占全球總量7.3%。2025年該數字增至443艘,與全球船隊總量6,022艘的增速同步(需注意:這443艘游艇并非全部常駐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30米以上超級游艇按船籍國分布
亞太超級游艇船主國別分布
澳大利亞以146艘30米以上游艇持有量位居區域首位,其中約100艘常駐亞太,其余46艘主要活躍于地中海。香港以92艘(前文已述)列次席,中國大陸以59艘位列第三。區域內其他國家超級游艇保有量顯著較少,僅新西蘭、新加坡和印度各自擁有超20艘。
亞太船主超級游艇關鍵數據
– 截至2025年初,亞太船東持有全球40米以上現役游艇的9.8%。
–亞太船東持有的40米以上游艇平均長度56米,位列中東(64米)與非洲(59米)之后。
– 按游艇內部容積(總噸位GT計),亞太以986 GT僅次于中東(1,711 GT)。
– 2025年初,亞太買家占全球已知船東的40米以上在建游艇交易量的5.3%,位列北美、歐洲和中東之后。
– 若統計2014年以來40米以上在建游艇所有權,亞太占比升至10.4%。
亞太超級游艇建造實力
過去數十年,亞洲建造商已成為全球超級游艇產業的重要力量:(Cheoy Lee)、(Horizon Yacht)和(Ocean Alexander)躋身行業知名品牌。澳大利亞與新西蘭雖近10-15年產量縮減,但仍保有頂級建造技藝,并擁有The Boat Works、Rivergate Marina、Orams Marine等頂尖改裝設施。澳洲(Silver Yachts)與Echo Yachts堅守高端建造領域,持續引領競速帆船與雙體船市場。
海上亞歷山大35 Puro
截至2025年初,亞太建造商貢獻全球6,022艘30米以上現役游艇中的538艘(占比8.9%),成為繼歐洲(含土耳其)和北美后的全球第三大建造區。過去十年(2015-2024年),亞太船廠交付1,684艘新艇中的168艘(占比9.9%),現居全球第二(僅次于歐洲)。
截至2025年3月中旬,全球691艘30米以上在建超級游艇中,47艘(占比6.8%)由亞太國家/地區船廠承建。其中29艘在臺灣地區建造,中國大陸10艘,澳大利亞2艘,剩余6艘分布于其他六個國家。
亞太地區建造的現役30米以上超級游艇地區分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