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日前表示,我國今年預計將生產1.5萬臺人形機器人投入各行業,發展速度超過新能源汽車。行業普遍認為,2025年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到2030年,勞動力老化程度加重,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這些問題可以借助人形機器人來解決。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是推進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重要需求點。
5月13日,A股市場高開震蕩,機器人板塊進入回調。機器人指數成分股中,燕麥科技漲超10%,瑞松科技、拓斯達、科力爾漲超3%,科沃斯、派斯林漲超1%,其余成分股積極跟漲。機器人ETF基金(562360)過去20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2539萬元,今日實時成交額超1800萬元,市場熱度較高。
機器人ETF基金(562360)跟蹤的中證機器人指數與萬得人形機器人指數的成分股重合度為63%,除了人形機器人以外還覆蓋一些數字化車間和生產線系統集成商,整體把握人形機器人進入量產、工業機器人迭代升級的趨勢。
方正證券指出,機器人板塊具備顯著的投資價值。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具身智能機器人正在逐步融入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特別是在居家、養老等場景中展現出廣闊的前景。以養老機器人為例,其不僅可以陪伴和照顧老年人,還能有效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滿足人口老齡化趨勢下日益增長的康養保健需求。
相關產品:機器人ETF基金(5623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