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清齋罨畫軒-紙本設色-38×26cm-2025
艮岳石上雲依亭-紙本設色-38×26cm-2025
看畫廊前花落花開-紙本設色-38×26cm-2025
琴韻齋前抱素書屋-紙本設色-38×26cm-2025
文/吳釗
當生活在價值共享人手不離屏幕快節奏時代中,當人人為工作生活忙碌,碎片化知識和時間讓人應接不暇時,人文景點游春感受和慢生活深入思考顯得奢侈。
當數據喂養的ai制圖盛行時,手繪作品的人文精神個性化、情緒化,才顯得格外珍貴,寫生記錄與筆墨技法之外,還得是承載人心,表達想法,自古以來有種共識“畫乃文之極也”。
我本是舊式人,當我一個人坐在柏樹下畫畫時,春天的好在于顏色燦爛,又有很多好看的花與樹;寫生的好,放空時光曬太陽,“聽聽古樹的聲音”,海棠在枝頭搖曳。
北海公園到了節假日游人如織,不由自主的織進畫里,成點景人物,年輕的男女,扛長焦鏡頭的大爺,拍花的大媽,直播風景的博主,遛彎的居民,跑步的男女,漢服古風拍攝的小姐姐們,熙攘的小朋友,背包遛娃的外國人,以及和我這樣漫無目的游走客,顯得特別,隨春風而來。
換季的一場大風,帶去了暮春的花,花瓣飄零,幸免成泥。柳絮拂面,粼波晃眼間,春光白駒過隙,且自把閑情落紙成畫。
寫生記錄大自然的人和生活,好好的感受時光從筆尖流淌成畫,好享受這種心流時間,這是畫畫最愉快的地方。百年苑囿,古木參天,掩隱古跡,古建筑群中,生活環境的林泉之想,古往今來,情境舊夢疊新夢。
北海公園作為城市的園林一直在,社會飛速發展消彌的附近即成遠方,永恒的是林泉疊夢,消弭的是過眼云煙,畫筆里北海公園春天的情境趣味,留圖于人同看,同景不同境,因時而異。
2025年4月16一段筆記
楞伽窟上艮岳石-紙本設色-38×26cm-2025
望雙虹榭生瓊島雲-紙本設色-38×26cm-2025
空水澄鮮畫舫齋池-紙本設色-38×26cm-2025
北海船塢皇家碼頭-紙本設色-38×26cm-2025
松柏丁香間瓊島春蔭-紙本設色-38×26cm-2025
畝鑒室沐身閱古樓讀帖-紙本設色-38×26cm-2025
煙柳白塔東風拂面-紙本設色-38×26cm-2025
瓊華島春雲-紙本設色-38×26cm-2025
楊絮飄雪白塔疊夢-紙本設色-19×34cm-2025
團城三白花香似雪-紙本設色-39x39cm-2025
彼岸望團城-紙本設色-39x39cm-2025
雙虹榭前-紙本設色-28×48cm-2025
中軸線上萬寧橋-紙本設色-34×68cm-2025
靜心齋春庭香雪-紙本設色-34×68cm-2025
【關于藝術家】
吳釗,獨立書畫家,自由撰稿人,現居北京。繪古典山水、文房花卉、古典人物、擅長篆刻、散文。發行著作有《雅致小品·小寫意技法教程》《林泉尋古·吳釗國畫精選》《大匠之門·吳釗國畫寫生作品集》。有文章和繪畫作品發表于雜志報刊。近年來作品紛呈,多次舉辦個展和聯展等文化活動,作品被國內外諸多機構和個人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