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模化養豬生產中,母豬的健康直接關系到養殖效益,而母豬胎衣不下是養殖過程中較為棘手的問題,它不僅影響母豬產后恢復,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并發癥。母豬胎衣不下是指母豬分娩后,胎衣在規定時間內未能完全排出體外的一種常見產科疾病。
一、原因
產后子宮收縮無力:母豬在分娩過程中,由于體力消耗過大、營養不良、缺乏運動等原因,導致產后子宮收縮乏力,無法有效地將胎衣排出體外。
胎盤粘連:母豬懷孕期間發生子宮內膜炎、布魯氏菌病等疾病,或者母豬年齡過大、胎次過高,可能會引起胎盤與子宮壁粘連,導致胎衣難以剝離和排出。
胎兒過大或胎數過多:胎兒個體過大或母豬懷的胎兒數量過多
,會使宮過度擴張,產后子宮收縮恢復困難,容易引發胎衣不下。
助產不當:在助產過程中,操作不規范,如粗暴地拉扯胎兒、過度刺激子宮等,可能會損傷子宮和胎盤,影響胎衣的正常排出。
癥狀子外部觀察:母豬分娩結束后,經過一段時間(正常情況下,母豬產后 2 - 3 小時內胎衣應完全排出),仍可見部分胎衣懸掛在陰門外,或者陰門內有胎衣殘留,有時會伴有惡露流出,惡露可能有異味。
全身癥狀:如果胎衣長時間滯留體內,會引起母豬發熱、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乳房松弛等全身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敗血癥,危及母豬生命。
產后母豬胎衣不下我們可以用畜小牧的:清排太保,畜小牧的清排太保對于母畜母豬母牛母羊產后胎衣不下有很好的效果!排除胎衣、清除惡露、防治子宮內膜炎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二、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使用縮宮素:可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縮宮素,一般劑量為 20 - 40 單位,以促進子宮收縮,幫助胎衣排出。
中藥療法:可使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促進子宮收縮的中藥方劑,如生化湯,以促進胎衣排出和子宮恢復。
手術剝離: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進行手術剝離胎衣。操作時,術者先將手和手臂消毒,然后涂上潤滑油,緩慢伸入子宮內,找到胎衣與子宮壁的連接處,小心地將胎衣剝離下來。在剝離過程中,要注意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子宮壁。
三、預防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在母豬懷孕期間,要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保證母豬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要讓母豬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做好分娩護理:在母豬分娩前,要做好產房的清潔消毒工作,為母豬創造一個干凈、舒適的分娩環境。在分娩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母豬的情況,盡量讓母豬自然分娩,如需助產,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避免損傷母豬的子宮和產道。
產后護理:母豬產后要及時補充營養和水分,促進體力恢復。可讓母豬飲用一些溫熱的麩皮鹽水,同時要注意觀察母豬的惡露排出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進行處理。
母豬胎衣不下對母豬健康和養殖效益影響重大,以上從原因剖析到治療、預防手段的闡述,為應對該問題提供了較為全面的方案。養殖過程中,養殖戶還需多觀察、多總結經驗,不斷優化養殖管理細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