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印巴沖突開始,印度空軍的表現實在令人大跌眼鏡。第一輪的空中作戰,印度就損失了5架戰機和一架從以色列進口的“蒼鷲”無人機。而那五架戰機,分別是3架法制“陣風”戰斗機和一架蘇-30MKI戰斗機和一架米格-29戰斗機。消息一經傳出,印度人還在遮遮掩掩,法國人卻急眼了。
印度空軍裝備的“陣風”戰機殘骸
法國達索公司一邊在國際媒體上發布消息,宣傳法制“陣風”戰斗機的先進性,一邊進行“澄清”,具體說法就是由于印度空軍飛行員對于法制先進戰機的掌握還不成熟,故而才會出現這種失誤。言下之意是印度飛行員完全沒有發揮出“陣風”的真正實力。另一方面,法國官方也急忙和印度政府和軍方聯系,甚至提出暫時禁用“陣風”戰機的提議,如果印度空軍要繼續和巴基斯坦的殲-10CE戰斗機空戰,可以先用俄制蘇-30戰斗機和米格-29戰斗機嘛。反正俄制戰斗機被擊落,法國人是一點也不會心疼的,而且還會暗中竊喜。
對于法國人的無恥提議,印度人當然是氣得鼻子都歪了。但是又能說什么呢?因為印度空軍的表現太拉胯了,才會引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痛斥和法國人的“澄清”。不過對于法國人的焦慮,印度人肯定也明白,因為法國人也沒辦法了,這背后牽扯的利益實在太大了。看著被法國人吹噓為“歐洲的驕傲”,被稱之為四代半戰機的“陣風”戰斗機居然被中國的一款三代戰機殲-10CE搭配的PL-15遠程空空導彈給“點殺”,接二連三地從空中掉落,法國人的心臟,實在受不了啊!
“陣風”戰斗機
法國的“陣風”(Dassault Rafale)戰斗機,又譯為拉斐爾戰斗機,是法國達索飛機制造公司設計制造的雙發、三角翼、高機動性、多用途第四代半戰斗機。按照達索公司的說法,融合了法國最尖端航空技術的“陣風”戰斗機是一款多用途中型戰斗機,不僅海空兼顧,而且空戰和對地、對海攻擊能力都十分強大,是世界上“功能最全面”的戰斗機。它即能空中格斗,又能對地攻擊,還能作為航母艦載機,具備高超的對海攻擊、偵察和核打擊能力,甚至可以投擲核彈(F3型)。
“陣風”M艦載戰斗機
世界上真正屬于這類“全能通用型戰斗機”的新型戰機,除陣風外,只有美國的F/A-18E/F以及F-35隱形戰機。 因為“陣風”戰斗機確實先進,它和歐洲聯合研制的“臺風”戰斗機以及瑞典薩博JAS-39“鷹獅”戰斗機因為其優異的性能表現,并稱為歐洲空中“三雄”。
想當初,印度也是看中了法國“陣風”戰斗機的優異性能,先后采購了兩批。2016年,印度與法國簽署了一份價值78億歐元的合同,為空軍訂購了36架“陣風”戰斗機。按照這份合同,“陣風”戰機的單價高達2億歐元。
既然印度空軍有了“陣風”,那么海軍當然也不能落后啊。2025年4月28日,印度與法國簽署了政府間協議,為印度海軍訂購26架陣風M艦載戰斗機。這份合同價值為6300億印度盧比,約折合65億歐元,折算下來,“陣風”M艦載戰斗機的單價更是高達2.5億歐元。(注:1 歐元 ≈ 1.1288 美元)
看見這個價格,除了贊嘆印度軍購的“大手筆”之外,也必須承認,法國人在奢侈品行業,是真的有一套。原本在皮包上印個“LV”和“愛馬仕”的商標,就能賣出天價,現在賣戰斗機,也是同樣的套路啊。而印度人似乎就吃這一套,如此天價的戰斗機,居然照單全收。同比一下其它產品,美國的F-35隱形戰機的售價也就是1億美元左右,而中國對外出售的殲-10CE戰斗機也就是8000萬美元左右。(比如,巴基斯坦就是以7600萬美元的單價,在2022年從中國緊急購入36架殲-10CE戰斗機。)
殲10CE戰斗機
印度以單價超過2億美元的價格采購了“陣風”戰斗機,法國人當然是賺的盆滿缽滿。這個價格一經披露,就引發全世界一片大嘩。不過后來印度國會吵了一陣之后,還是捏著鼻子認了。為什么呢?這就涉及印度軍購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回扣”。印度的“史密斯專員”顯然也是要賺錢的,所以這飛機價格這么高,那么大家都能理解了。反正現在的印度航空工業根本就不具備研發和生產先進戰斗機的能力,一架輕型戰斗機“光輝”搞了幾十年都沒完全搞定,不買國外的先進戰機,還能怎么辦?
法國從印度軍售中賺取了超額利潤之余,還順勢收割了一波其它國家的軍售大單。比如埃及,雖然日子不富裕,但是面對以色列的空中威脅,咬著牙貸款也是前前后后花了106億美元,采購了54架。除了埃及,還有卡塔爾訂購36架,希臘采購了24架,阿聯酋采購了80架“陣風F4”,印度尼西亞已經有24架了,今年打算增加到42架。克羅地亞打算采購12架,來替換退役的米格-21。塞爾維亞也有意采購12架“陣風”,也是打算從原本裝備的俄制米格-29戰斗機,轉向西方體系轉換。
除了上述國家,還有一批國家是計劃購買“陣風”戰機,但是還沒簽署正式協議,如哥倫比亞、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烏茲比克斯坦和阿曼。
如果把上述國家的軍售訂單簡單加一下,那么法國光是從“陣風”戰斗機的軍售中,就可以凈賺上百億歐元的利潤。這還不算因為軍售帶來的產業升級和研發升級,能夠為法國的上下游企業帶來其它的好處。戰機采購項目通常伴隨著巨額的資金投入,不僅能夠刺激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還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對國民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與外國供應商的合作也可能帶來技術轉移和培訓等額外收益。
除了經濟利益之外,還有政治利益。國際軍售中的大型武器裝備,尤其是先進戰斗機的采購,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考慮,還必須進行政治考慮。一旦涉及政治考慮,那么法國作為出售方,獲取一定的政治利益,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現在,印度高價購買的36架“陣風”戰斗機已經損失了3架,這種拉胯的表現在國際軍售市場上,那就是赤裸裸的打臉啊!那些花大錢要購買“陣風”的客戶們看見這種情形,他們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如果他們對“陣風”失去信心,撤消原本屬于法國的那些訂單,那這個損失就實在太大了。按照網絡上一位外國網友對此事的評論:印度只是失去了6架飛機,法國卻很可能失去整個“陣風”戰機對外銷售的市場啊!
你說法國人急不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