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怎么布置,看似是件小事,實則對人的睡眠質量、日常狀態(tài),甚至心情都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床的位置,選得對,舒服又安心;選得不對,一覺醒來腰酸背痛,怎么睡都不踏實。
有些人習慣把床靠墻放,這沒錯,畢竟靠著墻,能有個“支撐感”。但問題來了,一旦床三面都貼墻,不但不舒適,還容易讓人感覺壓抑、氣不順、身體容易出狀況。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細節(jié),結果日子久了,各種問題接連冒出來。
要說這三面墻到底是哪三面,不妨仔細往下看,也許你家臥室的床就正中招了。
1、床頭貼著衛(wèi)生間墻,濕氣重、腦袋不清醒
衛(wèi)生間的墻看似和臥室是兩個空間,但其實墻體內部藏著各種水管、水汽,尤其是你家那堵墻如果剛好是衛(wèi)生間的“背面”,那可得注意了。水管一通熱水、墻體受潮,哪怕你摸不出水跡,但潮氣就在墻里慢慢滲。
如果床頭貼著這堵墻,人頭部正好對著濕氣最重的位置,長期以往,輕則頭暈腦脹、睡醒總覺得沒精神,重則引發(fā)偏頭痛、頸椎僵硬,身體狀態(tài)一天比一天差。睡覺本是休養(yǎng)生息的時間,結果反被濕氣侵擾,哪還有恢復的可能?
有些人覺得裝了防水層就沒事,其實那只能延緩墻體受潮,并不能徹底隔絕濕氣。床頭真的別對著這堵墻,哪怕空間小,想辦法調整一下床的方向,給腦袋一個干爽的位置,睡得才踏實。
2、床側貼著外墻,溫差大、冷熱交替容易感冒
外墻一年四季都是最先接觸氣溫變化的位置。冬天一來,墻面冷得像冰塊,夏天一曬,又燙得像火爐。如果床的某一側緊貼著外墻,人的身體每天都在冷熱交替中睡覺,說實話,這種環(huán)境哪怕是年輕人,也很難不被影響。
很多人晚上睡覺容易被凍醒,或者半夜出汗后又被涼風一激,都是外墻惹的禍。尤其是南方梅雨季節(jié),一到回南天,外墻不僅冷,還出水珠,濕濕滑滑。你以為開個空調就能解決,其實治標不治本,身體還是被這墻上的“氣候”左右著。
如果家里空間允許,盡量讓床側離外墻留點縫,放個小柜子或落地窗簾也好,起碼能稍微阻斷冷熱直接侵襲。別小看這幾十厘米的距離,能讓你少受很多身體上的折騰。
3、床尾頂著房門墻,動線沖突、心理壓迫
床尾對著墻,聽起來好像沒什么大問題,但如果那堵墻后面是房門、走道,甚至進出頻繁的動線區(qū)域,影響就比較明顯了。床尾是人睡覺時最沒防備的一面,一旦總有“背后有人”的感覺,大腦就容易警覺,睡得不踏實。
特別是小戶型常見那種“開門見床”的格局,很多人為了節(jié)省空間,就干脆把床尾貼著門邊的墻。你白天走動看不出問題,但一到晚上,門外一點動靜就會傳進來,時間久了,神經(jīng)被拉得繃緊,怎么可能休息好?
而且從生活動線來說,這種布局也不方便。家人進出要繞床一圈,打掃也不方便,床底積灰積塵,不好清理。長久下去,不僅影響睡眠質量,房間也顯得凌亂壓抑,日常生活不流暢,心里自然煩躁。
如果實在房間小,可以嘗試用屏風或者柜子隔開床尾和門,讓睡眠區(qū)相對獨立,也能減少視覺和心理干擾。不是非得換床、換方向,稍微“打個轉”,效果就出來了。
人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身體的感受最誠實,床位不舒服,最先出問題的是人的狀態(tài)。
不妨回頭看看你家的床靠的是哪三面墻,如果恰好中招了,別覺得麻煩,小改動能帶來大改變。睡得舒服了,精神好,人自然也就“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