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心跳加速
文/陳革非
陽光依舊溫暖 微笑中擁抱大地
它親吻大海 親吻草原
在大海和草原一望無際的
遼闊 寂默中
此刻 它分明看到了
大海的陣陣悸動
聽到了草原上奔騰的駿馬
發出了異樣的嘶鳴
在陽光無法光照的
人間旮旯里
有人群在漫長的跪拜中
正緩緩起身 光影中
似石器時代的人形
半屈半立
他們欲走向何方
陽光心跳加速
品讀
《陽光心跳加速》是一首充滿隱喻張力的社會寓言詩,詩人通過自然意象與人類圖景的強烈反差,構建出一幅文明覺醒的精神圖譜。全詩以"陽光"作為核心意象展開三重奏鳴:
第一樂章(1-4節)以宏大的自然抒情開場,"溫暖/微笑/擁抱"等擬人化處理賦予陽光母性特質。但"寂默"一詞悄然埋下伏筆,遼闊空間里的靜默暗示著未被言說的壓抑。陽光對大海與草原的"親吻"越是溫柔,越反襯出后續"悸動""異樣嘶鳴"的異常性——這些身體性隱喻暗示著某種即將爆發的生命能量。
第二樂章(5-8節)出現關鍵的視角轉換,"無法光照的旮旯"形成刺目的明暗分界。詩人以考古學般的精確捕捉"半屈半立"的過渡姿態,"石器時代人形"的比喻既暗示跪拜群體的原始生存狀態,又暗指人類文明進程的漫長性。陽光在此刻發生"心跳加速"的生理反應,這個超現實意象將自然現象與歷史進程完美焊接。
全詩最富張力的矛盾在于:代表永恒與普照的太陽,竟然為局部的人類動作產生生理反應。這種有違常理的設定恰恰揭示了詩歌的核心隱喻——當最卑微者的覺醒都能撼動宇宙秩序時,說明真正的文明曙光并非來自天際,而是源于大地深處蓄勢待發的生命力。詩人以陽光的"心跳"為量器,丈量著人類從跪拜到直立這一最古老也最現代的精神歷程。(文/吳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