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海的名字命名
文/陳革非
被圈養(yǎng)的池塘
被禁錮的水庫
水 爭先恐后地從缺口 向外奔流
那是流向大海的必經之途
蔚藍與夢幻
不是大海對它們唯一的誘惑
它們知道
那更多的是詩人們的謳歌
它們向往大海的澎湃
向往大海的寬容與遼闊
向往以大海的名字命名
以大海的力量匯聚
在祖國大地召喚的時候
品讀
《以大海的名字命名》是一首關于自由與歸宿的現代寓言詩,詩人通過水的意象譜寫了一曲掙脫束縛、追尋壯闊的生命贊歌。
全詩 以"水"的流動為敘事線索,構建出從禁錮到解放的精神圖譜。
第一段(1-3行)以"圈養(yǎng)""禁錮"等尖銳詞匯揭開幕布,池塘與水庫成為體制化生存的隱喻。"爭先恐后"的擬人化描寫賦予水流以集體覺醒的生命力,而"向低處流"的反常識表述(水往低處是自然規(guī)律)暗示著這種流動實則是精神的向上攀升。
第二段(4-7行)解構了傳統(tǒng)的大海浪漫想象。"蔚藍與夢幻"被指認為詩人的修辭面具,水流對大海的向往超越了審美層面,直指存在本質——"澎湃"是生命力的外顯,"寬容與遼闊"是精神空間的拓展,而"以大海的名字命名"則是對身份重構的終極渴望。
結尾段(8-9行)將個人追求與集體命運焊接。當"祖國大地召喚"時,個體的自由意志與群體的歷史使命達成和解,分散的水流終將在"大海的力量"中實現真正的匯聚。這個收束既保持了對自由的禮贊,又避免了絕對個人主義的陷阱。
全詩最精妙處在于水的雙重隱喻:既是物理形態(tài)的H?O分子,又是精神領域的自由象征。詩人通過水的旅程,完成了從"被圈養(yǎng)"到"被命名"的身份轉換儀式,最終在"大海"這個意象中實現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這種將自然現象提升為精神儀式的寫法,延續(xù)了古典詩歌"托物言志"的傳統(tǒng),又賦予其現代性的解讀空間。(文/吳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