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中美兩國即將于瑞士展開首輪談判。
在這次談判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副總統萬斯、財長貝森特三名官員齊下場,對中美談判放話,可見他們的重視程度。
與此同時,另一個被認為中美談判的“核心人物”納瓦羅突然被排除出局,特朗普此舉到底有什么意圖?
美國關稅政策下第一個大企業被逼退市,美方是否又會全面吸取教訓?
7日中國商務部公布了和美國就關稅問題接觸談判的議程,這也是該事件升級一個多月以來,中方首次對美國的請求做出具體回應。
雖然美方想極力創造這次只是“偶遇式談判”,比如財長貝森特稱自己的行程是訪問歐洲,只是“順道”和中方代表團見個面。
但是特朗普政府最近一個月多次釋放急于談判的信號,各方都看在眼里。
上個月中旬貝森特就提到想在IMF會議上和中國財長會晤,但中方并沒有理會這條請求,可見美方要求之迫切。
不過在這次中方同意之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態度突然轉變,稱“不考慮為了談判對中國降低關稅”,還擺出高姿態稱美國利益根本不受損失。
副總統萬斯更是突然拿出臺灣問題說事,表示中美從來沒有就臺灣利益問題作出過談判,美國這次會談只有一個目標,即降低貿易逆差。
三個人中只有貝森特的表態還算“實際”一點。
他告訴記者中美雙方現在最需要做的是“降溫”而不是急于達成協議,不要抱希望一次就能談成,因為中美現在溝通沒有到“深入”的階段,只能算是初步交流。
美國媒體報道提及,美三員“大將”輪番下場對中美關稅問題作點評,可見白宮對于談判很看重,但至少口頭上是毫不讓步的。
甚至為了占據上風,萬斯還特意把臺灣問題搬了出來讓中方下不來臺,以此來作為提高籌碼的手段。
從冷戰時期至今,回顧美方和其他國家的歷次談判一直都是秉持著這種“霸道”思維,必須要拿到優勢位置并且獲得利益。
但中美四年前的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會議現場,中方代表楊潔篪就明確告訴美方: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
在談判前夜特朗普政府的一個舉動,或許也反映了美國所做的和所說的未必一致。
因為一直在對華關稅問題上“耍強硬”的特朗普政府,居然將內閣中對中國最強硬的貿易顧問納瓦羅給換掉了。
貝森特在7日證實,這次中美談判中納瓦羅不會以任何方式參與,陪同貝森特去的是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
此前納瓦羅被美國媒體視為中美關稅談判中最熱門的人物,而且還是特朗普的“心腹”,為這次對華關稅戰出謀劃策。
結果到了最后,他被禁止參加中美意義重大的首次談判,到底為了什么?
美國政治人士普遍認為,就是納瓦羅本人對中國太強硬了,所以他才被特朗普換掉。
他和特朗普等人虛張聲勢、態度多變不同,納瓦羅被美國共和黨媒體稱為是“真正對中國有恨意”的官員中的佼佼者。
此前有消息稱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對中國征收的“特別關稅”,包括以芬太尼問題為幌子的策略,都和納瓦羅有關。
納瓦羅也非常不贊同中美談判,認為保持現狀“消耗中國”是正確的,同時還要挖中方其他貿易伙伴的墻角。
所以這次美國的臨陣換將,就是在實際行動上對中國選擇“緩和讓步”,這和上個月美方一直要求談判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除此之外,美國媒體還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大幅下調”對中國的關稅,從145%到50%-54%的區間。
這種調整之后雖然中美貿易還是很困難,但能讓一些企業得到喘息之機,不至于成為現在“全封鎖”的狀態。
所以不難看出,在中美會談之前,特朗普是做足了一些表面上的退讓,希望以此來換取中美有緩和的空間,如同貝森特所說的“先降溫,再談判”。
為什么短短一個月,特朗普的態度就如此大改變?從近日美國鞋業巨頭斯凱奇被逼退市并同意外資并購這件事上就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戰對自己的企業破壞有多大。
作為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斯凱奇在近日宣布接受巴西私募股權巨頭3G資本提出的溢價收購要約,交易完成后將從紐交所退市。
該企業面臨兩重壓力而損失嚴重,一方面是斯凱奇進口產品超六成來自中國、越南等亞洲國家 。
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進口鞋類征收145%關稅、對其他國家設置10%最低關稅的政策,使得斯凱奇成本結構受到嚴重沖擊,根本沒辦法維持下去。
另一方面在退市之前,斯凱奇專門在SEC文件中明確警告特朗普,全球貿易政策變動對其業務構成重大風險。
斯凱奇雖在評估向美國采購產品的原產國、與供應商談判以及調整定價策略,但仍表示“無法完全抵消關稅對我們業務的負面影響”。
在特朗普高關稅背景之下,消費者對通脹的擔憂已直接抑制非必需品支出,運動品牌正在面臨全行業的衰退。
斯凱奇為了保持公司資金鏈選擇退市拒絕公布財報,也是美國制造業的一個縮影。
像是斯凱奇之類的美國企業不在少數,很多公司都在“硬撐”,隱匿財報數據來斷臂求生。
所以轉了一圈回來,特朗普不僅沒有能讓美國制造業“再次偉大”,反而讓美國經濟衰退,搞垮了很多本來就生存艱難的美國制造業。
近日美國參議院對特朗普撤回關稅的投票案中,擁有優勢的共和黨反而和民主黨打成了49:49,所幸有萬斯的一票才沒有通過,多名共和黨議員選擇反水。
這些都能證明中國這次和美國談判之前,美方背負的壓力巨大,繼續拖下去對于他們只有絕路一條。
參考資料:
環球網《特朗普貿易顧問納瓦羅刻意挑撥中英關系,英媒質疑:“脆弱且好戰”》
北京日報客戶端《特朗普稱不會為了和中國談判而取消對華關稅,外交部回應》
財聯社《感謝特朗普“拱手讓出中國市場”!歐洲企業: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