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立足區域特色,創新科普實踐,通過構建“優中選優”人才梯隊、打造“全域覆蓋”活動矩陣、開發“特色鮮明”產品體系,探索出一條具有寧夏特色的自然資源科普路徑,成為寧夏科普陣地的一張閃亮名片。
在科普人才培育方面,寧夏自然資源廳以賽促培,自2020年起,已成功舉辦6次自然資源科普講解比賽,選拔培育100多名“懂專業、會講解、善傳播”的復合型科普人才,實現科普人才隊伍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跨越。同時,加強科普志愿者團隊建設,2024年寧夏自然資源科技志愿服務隊獲中國科協批準注冊,志愿者超120名。其中,“耕地守護者”科普宣傳隊榮獲“典贊2023科普寧夏”年度科普團隊獎。
在科普活動開展上,寧夏自然資源廳構建起“全域覆蓋”的科普活動新矩陣。以世界地球日等五個主題科普宣傳節點為依托,開展“研學教育”“主題活動”等科普“六進”活動,僅2024年,開展110多場科普活動,惠及3萬余人,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科普日優秀組織單位”。積極下沉服務,將科普知識融入中小學教學,組織少兒手繪地圖大賽,開展“小小講解員”“小小地質家”等活動。同時,推進數字化融合傳播,圍繞自然資源領域產出20多部原創優質科普作品、15集空中課堂,豐富網絡科普內容供給。
在科普產品打造中,寧夏自然資源廳堅持創新驅動,形成“特色鮮明”的科普產品體系。通過IP化形象設計,打造“圖圖”“小水滴藍藍”等擬人化IP矩陣,創作20多部優質科普作品,“圖圖”系列文創周邊廣受歡迎。構建場景化互動體驗,自然資源科普基地形成多樣化研學課程,多個主題科普活動和研學課包豐富實踐內容,部分活動獲評全國科普日優秀科普活動。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開展“博物館奇妙夜”等特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讓公眾沉浸式學習自然資源知識。
目前,寧夏自然資源廳已構建起“1+1+5+N”的年度科普活動矩陣。“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創新科普工作機制和模式,加大優質科普服務供給,提升科普工作成效,讓自然資源科普在服務和宣傳自然資源主責主業同時,惠及更多群體,為自然資源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寧夏自然資源廳科技發展處負責人王社寶介紹。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宣傳教育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