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增強師生防災減災意識,提升應急避險能力,5月12日上午,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為主題,走進武漢市洪山區未來實驗外國語學校美林校區開展防災減災日系列活動,全校千余名師生及工作人員共同參與。
早上10點,隨著急促的警報聲響起,模擬教學樓突發"火情"的應急疏散演練正式啟動。
在消防員與教師的引導下,全校千余名學生用濕毛巾、袖子等捂住口鼻,彎腰低姿沿指定的疏散路線快速撤離,安全到達操場指定集合地點。各班老師負責清點人數并上報總指揮,確保無一人滯留。
在器材展示區,液壓破拆工具組、水域救援裝備、搶險照明設備等消防救援“神器”吸引師生駐足圍觀。
消防員逐一講解了器材功能,現場演示了無齒鋸、擴張鉗等使用方法,并邀請學生代表試穿滅火防護服、救生衣。
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們對消防員這一職業有了更深的認識,還讓安全意識的種子在體驗中悄然扎根。
“有哪位同學知道地震是怎么產生的?地震來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在科普講座環節,消防員還帶來一堂“理論講解+實踐操作”的精彩授課,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火災預防、地震避險、防溺水自救等知識。
在消防員“代課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時而托腮思考、時而爭相搶答,原本嚴肅的安全課堂變成了生動的互動劇場。課堂的最后,消防員“老師”還帶領同學們完成了地震演習,指導學生們躲在課桌下的安全地帶,將安全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肌肉記憶”。
“通過這個課程,我學到了地震的產生由來,以及地震來臨時我們可以做的保護措施,如躲在課桌底下承重墻旁邊、不要使用電梯、通過安全通道有序地撤離到空曠的場地等。通過這個課程我還可以感受到生命真的很寶貴,我們要珍惜生命。”來自5B班的同學董芷陌感慨道。
來自徐東路消防救援站的分隊長劉峰說:“通過此次活動,我們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火災及地震逃生、防溺水等實用的技能,從小培養安全意識。通過教育學生,我們還希望可以帶動家庭和社會重視消防安全,讓大家在面對危險時都能冷靜應對,保護生命安全。”
下一步,武漢消防將持續推進“5·12”防災減災系列活動,廣泛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技能培訓、應急演練、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等各項活動,進一步延伸安全教育鏈條,實現“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防災減災宣教目標。
來源 // 武漢消防
點個
你最好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