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鉆”勁十足的技術能手(主題)
——記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金工車間鏜床工邵大軍(副題)
安徽日報記者 賈克帥
【人物名片】
邵大軍,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金工車間鏜床工、高級技工,曾獲全國勞動模范、安徽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人物寄語】
只要用心去做事,平凡的崗位也能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在位于和縣的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金工車間,邵大軍是公認的“百靈鳥”。每天清晨,他都早早來到車間,提前梳理當天的生產事項并預熱機器。
“這批產品對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不能有絲毫馬虎。”5月7日早晨,邵大軍比平日更早地來到車間。最近,公司正在趕制一批污水泵曲管加工件,客戶要求高,加工難度大,每件產品邵大軍都要親自“操刀”。
“邵師傅非常敬業,對待每一批產品都是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李駿說。
邵大軍平時言語不多,但說起機床操作的專業知識,他卻侃侃而談,神采奕奕。
30多年前,尚未改制的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和縣一家國有企業。當時只有17歲的邵大軍,由于家貧,高中未畢業就早早地步入了社會。“聽說泵廠招工,我就去參加考試,沒想到一下就考上了。”說起往事,邵大軍難掩自豪,進廠時他的考試成績名列前茅,被分在鏜床崗位,“當時全縣只有一臺鏜床機器,學習鏜床操作需要扎實的數理化知識,很幸運老師傅選擇了我。”
不負這份幸運,邵大軍跟在老師傅后面踏踏實實地學。他隨身攜帶筆記本,遇到一時理解不了的問題,就先記下來,私下自己琢磨或者多加練習。幾年下來,他不僅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而且在老師傅身上學到了吃苦耐勞、耐心細致的精神。
“我從小就喜歡機械方面的知識,恰好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更是激發了這種熱愛。”邵大軍說。對崗位的熱愛點燃了他的“鉆”勁。除了跟著老師傅實操,他還從新華書店買來很多專業書籍自學,一有時間就抱著書本“啃”。他深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機床工,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隨著市場需求不斷變化,三聯泵業每年都會推出新產品。運用新工藝、新技能進行產品研發,邵大軍總是走在前面。一次,企業需要加工一批輸油管道泵用軸,要在軸的兩端向中間分別打直徑10mm的孔,但由于鋼軸材質硬,打孔深度長,沒人敢接這個活兒。邵大軍挑起擔子,反復查了許多資料,在廢舊坯料上嘗試,經過幾十次試驗,終于找出了方法,保證了鉆頭的穩定性、精準度。
“邵師傅加工的產品,誤差值能控制在0.01毫米,精度很高。”李駿介紹。如今,邵大軍已是金工車間中開泵班組長,每年經手加工產品超3000件,合格率100%。“他以車間為家,與機床為伴,曾連續工作15天,只為了高精度高標準完成緊急加工任務。”李駿說。
從職場新人成長為老師傅的邵大軍,依然保持著這股“鉆”勁。為適應數控機床升級換代趨勢,他堅持自學計算機知識。去年,公司新購進一臺先進的數控鏜床,他通過自己摸索,不到一個月就熟練掌握了操作技能。“鏜床集合了銑床、鉆床的功能,操作難度大,加之市場對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產品研發方向也越來越廣。”邵大軍說,只有學好技術才能跟上市場需求。
除了不斷提升技能,邵大軍還投身于“傳幫帶”工作,先后帶領8批次50多人熟練掌握鏜床技術。“我們作為車間一線工人,要干好自己的工作,生產出合格的產品。這是對公司、客戶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邵大軍常對新人說。
來源:安徽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