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東站即將建成的消息令我振奮。它不僅是西安發展大交通,連接西安市內相關區域的新紐帶;也是西安作為西北重鎮,配合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動作,極大地為西安的城市形象添磚加瓦。據“西安地鐵”公眾號5月9日消息,近日,經過連續奮戰,由各方合作建設的西安東站高架快速路及節點立交工程長鳴路-神鹿大道立交跨雁鳴湖橋首次鋼箱梁頂推作業順利完成。
這意味著,在西安東站的工程建設方面,整個建設的工程關鍵節點的重大突破:鋼箱梁頂推作業是橋梁建設中的關鍵環節,此次作業的順利完成,標志著該工程在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為后續橋梁結構的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整個高架快速路及節點立交工程的如期完工邁出了重要一步。另一方面,這一重要節點的完成,使工程建設進入了新階段,有助于后續工序的快速開展,能夠有效縮短整體工程的建設周期,確保西安東站配套交通設施按時交付使用。
也許還有人對西安東站不太了解,在此我來簡單的做個介紹,西安東站位于西安市灞橋區境內,地處西安市繞城高速公路外側,浐河東側,白鹿原西側,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鐵路車站,也是武西高速鐵路、西渝高速鐵路、西延高速鐵路、西康鐵路的客運站。截至2022年12月,西安東站站內共規劃引入西安地鐵5號線、西安地鐵12號線、西安地鐵15號線、西安地鐵21號線4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其中西安地鐵12號線、西安地鐵15號線站臺層、站廳層與西安東站新建站房垂直重疊,共用結構基礎。
有人說,“2026年,西安將正式邁入“雙高鐵站”時代。作為繼西安北站之后的又一“超級樞紐”,西安東站的建設進展牽動著無數人的目光。這座總投資龐大、規模對標‘亞洲之最’的交通樞紐,不僅將改寫西安的交通版圖,更將成為撬動城東發展的‘黃金杠桿’”。
所以作為西安市民,西安東站的建成,使我對西安交通樞紐功能的更加有自豪感,東站規劃引入的各條地鐵線路,同時與繞城高速、三環快速路等城市主要交通通道緊密銜接。這種綜合交通體系的設計,將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換乘,市民可以相信西安東站能夠高效地疏散和匯聚人流,無論是日常通勤還是長途出行,都能享受到便捷、快速的交通服務。這體現的是西安東站可以高效銜接多種交通方式。
另一方面,西安東站近期實施13臺27線,遠期總規模達17臺35線,能夠滿足大量列車的到發和旅客的集散。其規模在西北地區處于領先地位,市民有理由相信它可以承擔起繁重的運輸任務,為西安與全國各大城市之間搭建起高效的交通橋梁,促進人員流動和經濟交流。
對于區域的發展,我們也能觀察到它的部分潛力,該工程是西安“十四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它位于繞城高速外側、浐河東側、白鹿原西側,跨雁鳴湖橋的建成將打通該區域與主城區的交通瓶頸。例如,白鹿原周邊居民可通過立交快速進入快速路網,縮短前往曲江、高新等核心區域的時間,提升區域可達性。
同時,交通改善將吸引更多商業、住宅項目落地,帶動白鹿原西側板塊成為城市新興發展區。其次,浐灞生態區作為西安“東拓”戰略的重要承載地,跨雁鳴湖橋的頂推完成將加速其與主城區的融合。例如,市民可通過立交快速從浐灞核心區前往東站或繞城高速,加強浐灞與高新、經開等區域的聯系。此外,交通便捷性提升將吸引更多市民選擇在浐灞居住、在主城工作,推動職住平衡。
以上是作為一個普通西安市民對于西安東站建成后廣泛影響的榮譽感。那么對于西安的積極影響則更為深遠。
從西安大交通方面來看,西安東站的建成改變了西安以往鐵路樞紐主要集中在城市西部和中部的格局,使城市東部擁有了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實現了交通樞紐在城市空間上的更均衡分布。從城市形象角度看,作為城市的重要門戶和標志性建筑,西安東站的現代化建筑風格和先進的設施設備將展示西安的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色,提升西安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