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北大最新研究實錘!哪怕攜帶阿爾茨海默病高風險基因,堅持5個簡單習慣竟能讓大腦年輕5歲!
撰文:靜心
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認知障礙(CI)已成為威脅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鍵公共衛生挑戰。載脂蛋白E(APOE)基因是阿爾茨海默病(AD)最重要的遺傳風險因子,但遺傳因素并非認知健康的唯一決定變量。大量研究表明,規律運動、均衡膳食、認知刺激及社會參與等健康生活方式可顯著延緩認知衰退,然而這類保護性因素與APOE基因型的交互效應在中國人群中尚未明確。
近日,北京大學姚堯等研究人員在" 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1],基于全國性隊列數據,首次量化了APOE基因型與健康生活方式對中國老年人認知健康壽命的獨立及聯合效應,為“基因-環境”交互作用在認知衰老中的動態平衡提供了中國人群證據。
圖1:文章發于《Alzheimer's & Dementia 》
健康生活方式能否逆轉中國老年人的基因劣勢?
理解遺傳因素與生活方式對認知健康的交互作用對提升晚年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本研究聚焦中國老年人群體,分析了APOE基因型與健康生活方式對其CI相關預期壽命的聯合影響。中國作為全球癡呆癥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其疾病負擔正持續攀升。
APOE基因是年齡相關性認知障礙的核心遺傳風險因子,其中ε4等位基因與早期淀粉樣蛋白β(Aβ)異常沉積密切相關,尤其ε4純合子風險更高;而ε2等位基因則表現出潛在保護效應。值得注意的是,APOE基因型效應存在種族差異——盡管ε4在非洲裔人群中更常見,但其與AD的關聯強度在非西班牙裔白人中更顯著;ε2的保護作用則在不同性別和種族中呈現差異性表現。然而,現有研究極少納入亞洲人群,尤其是缺乏針對東亞老年人群的大規模縱向分析。
健康生活方式被證實可延緩認知衰退并降低癡呆風險,但其與APOE基因型的交互效應仍存爭議。盡管美國研究表明健康行為可延長壽命并推遲癡呆發病,但此類研究多聚焦發達國家群體,鮮少涉及中國等中低收入地區。
鑒于中國癡呆癥患病率持續上升,明確健康生活方式對中國老年人認知健康的保護作用,可為制定本土化干預策略提供關鍵依據。本研究基于中國健康長壽縱向調查(CLHLS)的15年隨訪數據,首次系統評估了APOE基因型與健康生活方式對中國老年人認知健康壽命的獨立及聯合影響,填補了該領域的研究空白。
基因“設限”,生活方式“破限”:
健康習慣如何為中國老人“護腦”?
本研究基于CLHLS的15年隨訪數據,系統評估了健康生活方式與APOE基因型對中國老年人認知健康壽命的交互影響。研究共納入6448名65歲及以上參與者,通過唾液樣本檢測確定APOE基因型,并根據基因型將參與者分為三組:ε3純合子(68.0%)、ε2攜帶者(14.2%)和ε4攜帶者(17.8%)。
研究考慮了五個與認知功能密切相關的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并根據參與者符合的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數量,將其分為健康、中等、不健康三組。
● 不吸煙(當前不吸煙或戒煙超過10年);
● 不飲酒(從未飲酒或戒酒超過10年);
● 理想飲食(每日攝入至少5類12種指定食物);
● 規律運動(每日參與體育活動或戶外活動);
● 積極參與認知訓練活動(每周至少進行兩次閱讀、社交或棋牌活動)。
研究結果顯示(如圖2),APOE基因型與健康生活方式對認知狀態轉換具有獨立影響。在15年的隨訪期間,與ε3純合子相比,ε4攜帶者從認知健康狀態(CH)轉變為CI的風險增加了23%(HR=1.23)。而ε2攜帶者從CH轉變為死亡的風險則降低了12%(HR=0.88)。
同時,健康生活方式表現出顯著的保護效應。與擁有0-1個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參與者相比,擁有4-5個健康生活方式的參與者從CH轉變為CI的風險降低了27%(HR=0.73),從CH轉變為死亡的風險降低了43%(HR=0.57),從CI轉變為死亡的風險降低了63%(HR=0.37)。相反,從CI轉變為CH的概率則增加了73%(HR=1.73)。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圖3),無論APOE基因型如何,健康生活方式對認知狀態轉換的影響均保持一致。重要的是,與APOE基因型相比,健康生活方式對認知健康壽命的影響更為顯著。特別是在女性中,健康生活方式對認知健康壽命的延長作用更為明顯。以65歲為例,擁有4-5個健康生活方式的女性相比0-1個組,其認知健康預期壽命延長了5.26年。
鑒于中國癡呆癥負擔的持續加重,本研究為制定以生活方式干預為核心的公共衛生策略提供了關鍵證據。研究強調,即使存在APOE ε4等遺傳風險,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仍能顯著延緩認知衰退并延長認知健康壽命。
圖2:APOE基因型、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數量和社會人口學特征對各認知狀態轉換的調整后風險比
圖3:65歲研究人群預期壽命按不同APOE基因型及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數量分列的男女對比分析:(A)不同APOE基因型男性,(B)不同APOE基因型女性,(C)不同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數量男性,(D)不同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數量女性。APOE:載脂蛋白E
健康生活方式可延緩認知衰退,
比基因更重要!
本研究基于中國大規模老年隊列的縱向追蹤數據,系統揭示了APOE基因型與健康生活方式對認知軌跡及預期壽命的交互作用機制。研究證實,健康生活方式對認知狀態轉換具有獨立于遺傳背景的普適性保護效應,其作用強度顯著超越APOE基因風險,為認知障礙防控提供了不依賴遺傳背景的干預新范式。
基因層面分析顯示,APOE ε4等位基因攜帶者較ε3純合子發生CH向(CI轉化的風險增加23%,與經典遺傳學模型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ε2等位基因雖未降低CI發病風險,卻顯著延長了總預期壽命及CH狀態持續時間,這種矛盾現象可能源于ε2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性效應間接帶來的生存優勢,而非直接干預認知衰退通路。
健康生活方式對認知健康的保護作用呈現三大特征:
● 效應量顯著超越遺傳因素。擁有4-5個健康生活方式的參與者,CH轉CI風險降低27%,CH轉死亡風險降低43%,CI轉死亡風險降低63%,同時CI轉CH恢復概率提升73%。
● 效應一致性突破基因型界限。盡管ε4攜帶者在絕對風險改善幅度上略低于其他組別,但健康生活方式的保護效應在各基因亞型中均保持統計顯著性。
● 性別差異凸顯干預價值。女性從健康生活方式中獲得的CH預期壽命增益(5.26年)顯著高于男性(4.78年),這種差異可能與女性對生活方式干預的依從性或生理反應機制相關。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自報健康數據存在潛在回憶偏倚,但經嚴格驗證的CLHLS問卷將數據缺失率控制在1%-3%;兩年期認知評估可能低估干預效應,但通過月度轉換率模型校正后結果穩健;健康志愿者效應輕微(拒絕率<2%);針對飲酒與認知關系的復雜性,采用10年戒酒期限標準進行風險分層。
同時,本研究為亞洲老齡化社會提供重要啟示:在基因背景無法改變的前提下,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可作為延緩認知衰退的普適性策略。政策制定者應將多維度健康促進計劃納入老年健康體系,醫療系統需建立認知障礙早期篩查與生活方式干預的整合服務模式。鑒于CI絕對患者數可能因壽命延長而增加,需同步加強認知康復資源儲備與長期照護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 Ren L, Hu F, Walsh S, et al. Healthy lifestyle factors outweigh influence of APOE genetic risk on extending cognitively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among Chinese older adults: evidence from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J]. Alzheimer's & Dementia, 2025, 21(4): e70090.
責任編輯:夢琳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