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應急管理部今天(13日)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修訂版《重大火災隱患判定規則》強制性國家標準,將從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應急管理部政策法規司安全生產監察專員 林冰:《重大火災隱患判定規則》強制性國家標準,建立了火災隱患分級判定體系,通過量化指標?和動態評估模型,將能實現隱患早識別、早預警,筑牢消防安全防線。
修訂版《重大火災隱患判定規則》強制性國家標準增加了重大火災隱患的直接判定要素,將容易導致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的單要素直接判定隱患情形,從舊版標準規定的10項增加到30項,并重點對公共娛樂場所、賓館、商場及集貿市場,兒童活動場所、老年人照料設施、醫院門診樓和病房樓,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廠房倉庫等人員密集的室內場所,以及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分別規定直接判定要素,更加簡便直觀。
國家消防救援局政策法規司一級指揮長 魯云龍:將近年來引發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直接或間接致災因素納入重大火災隱患判定要素。例如,人員密集場所違規設置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廠房或倉庫,多產權建筑、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消防安全責任不清,疏散樓梯間的地上與地下部分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住宅建筑架空層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等。
推動企業從“被動整改”向“主動防控”轉型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還發布了《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通用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將推動企業安全管理從“被動整改”向“主動防控”轉型,標準將于今年11月1日起實施。
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一司副司長 劉麗:該標準針對危險化學品企業特點,整合了《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等7項行業標準內容,融合了國際已廣泛實踐的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從安全領導力、設備完整性、操作安全、變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14項管理要求。
化工生產過程致災因素隱蔽復雜,安全風險管控難度大,因此科學、系統、有效的管理至關重要。
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一司副司長 劉麗:該標準的要求覆蓋了企業各個層級、各個崗位和人員,在強化主要負責人安全領導力的基礎上,實現企業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管理。針對重特大和典型事故暴露出的短板弱項,對異常工況處置、承包商管理、設備完整性等提出明確要求。
今天還發布了應急避難場所相關三項國家標準。
應急管理部政策法規司安全生產監察專員 林冰:《應急避難場所通用技術要求》、《應急避難場所管護使用規范》和《鄉村應急避難場所設計規范》,這是3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它們規范了場所規劃、設計、管護、使用等全生命周期技術要求,將有效提升全社會應急避難能力水平,確保災害發生時人民群眾“有地可避、有序可循”。
我國已建立十大領域 兩千余項國家標準
標準是防風險、保安全的重要技術支撐。記者今天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會同21個相關部門,建立安全生產國家標準制修訂統籌協調機制,持續健全安全生產國家標準體系。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司長 劉洪生:去年以來,新制定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安全、電化學儲能系統火災監測、建筑用絕熱材料安全等一批強制性國家標準;修訂升級燃氣管閥、電動自行車、鋼筋、防火門窗等一批重點產品標準。
截至目前,已建立涵蓋礦山、危化、消防等十大領域,兩千多項國家標準的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十四五”以來,國家標準委已累計批準發布防災減災救災國家標準70多項,下達國家標準計劃超過100項,涉及應急預案編制、災害風險評估、氣象防災減災、應急避難場所、救援物資配備等重要行業領域。
我國正加快構建以強制性標準為主體的安全生產標準體系,據統計,安全生產強制性標準由2023年6月占比56%,提升至目前占比為80%。
今年,國家標準委還將專項下達一批礦山安全、消防救援行業標準轉化為強制性國家標準計劃,不斷滿足安全標準需求。
來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