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埃合作45周年慶祝儀式上,出現殲-35E和殲-10CE的身影,孟加拉國采購16架殲-10CE的消息也被重提,甚至有傳言說埃及伊爾-76,剛剛滿載從中國飛回北非,大家不禁開始審視,殲-10CE這輪南亞大勝對出口的真實效果。
▲占據主位的殲-35E
現階段,公認采購殲-10CE最堅決的當然是巴基斯坦,因為其手里的20架殲-10CE根本不夠用。在印度一心重振旗鼓的情況下,經過實戰檢驗的殲-10CE,是巴基斯坦空軍最好的選擇。但最終巴基斯坦裝備的殲-10CE數量,不太可能達到“90架”的高度。畢竟其國力確實有限,哪怕殲-10CE單價不到一億美元,巴基斯坦又有海灣國家的經濟支援,也很難承受這種規模。40到60架,其實是比較合適的數字——殲-35沒幾年就該服役了,留著資金采購殲-35E顯然更香。
▲巴基斯坦未來裝備的殲-10CE數量不會特別高
與此同時,剛剛親身體驗過殲-10CE作戰體系威力的埃及,對其也是望眼欲穿——不管是大發神威,遠隔上百千米獵殺“陣風”的霹靂-15E,還是首次建功立業,摧毀S-400陣地的CM-400AKG,都是埃及渴望多年的先進機載武器。而配套的空警-500E和“運油-20BE”,也能從根本上提升埃及空軍的作戰水平。至于這次神神秘秘的“伊爾-76快運”,更像是一種應急采購過渡式的表態,僅僅一架伊爾-76就算塞滿,也運不走多少好東西。
▲空警-500確實是非常優秀的型號
孟加拉國去年就曾傳出過,要采購殲-10CE的消息,當時外界并不看好。畢竟缺乏實戰經驗是肉眼可見的問題,孟加拉國似乎沒必要來一場這種級別的豪賭。而在南亞空戰之后,實戰經驗的問題解決,孟加拉國采購殲-10CE,就變得非常理智了——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由別人排除風險,自己只需要安享其成。至于價格問題,殲-10CE幾年前出口巴基斯坦時,包含備用發動機、霹靂-15E和技術支持在內,平均價格不到9000萬美元,這對于去年GDP為4500億美元,每年軍費超過50億美元的孟加拉國而言,還在承受范圍內。
▲“陣風”算是聲敗名裂了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曾經對孟加拉國推銷過“陣風”,后者對性能表示認可,只是售價太高才放棄采購。現在殲-10CE證明自己比“陣風”更強,得到孟加拉國的認可自然毫無懸念。只不過,孟加拉國養不起ZDK-03這種預警機,飛行員素質和訓練水平,也不可能追上巴基斯坦,即使未來真的裝備殲-10CE,戰斗力也無法與巴基斯坦相比。但哪怕只是從側面牽制印度空軍,價值也是巨大的——印度36架“陣風”,這次之所以只有一半參戰,就是為了防備另一個北方鄰居。
▲升級后的ZDK-03其實并不便宜
到目前為止,全球親身體驗過殲-10CE作戰體系戰斗力的,其實還有泰國空軍——中國空軍在第一次出動殲-11A失利后,一直都是用先進戰斗機、預警機配合先進空空導彈,與泰國空軍交手。長達數年的經驗,足以讓泰國空軍清晰認識到雙方差距。只不過,泰國常年裝備西方戰斗力,又認真考慮過采購五代機,需要的殲-10CE數量,未必有孟加拉國高。
▲殲-10CE對泰國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殲-10CE在這場印巴空戰中證明了自己,但這個時間實在太晚了。四代半戰機已經是落日余暉,沒有多少輝煌日子了。事實上,這次空戰最大的意義,是證明中航工業空中作戰體系的價值。殲-10CE確實即將老去,但霹靂-15E仍然先進,殲-35E、空警-500E更是戰力更強的下一代裝備,它們的巔峰期還有很長時間,注定會成為中航工業未來一段時間的主力出口裝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