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超市訂購了50公斤藍莓,我們正在抓緊時間采摘,每天購買藍莓的訂單源源不斷……”近日,在位于新疆阿拉爾市十二團塔南鎮的阿拉爾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一座高標準設施大棚里,工人杜韓雪一邊采摘藍莓,一邊向記者介紹。
工人在采摘藍莓。朱志升 攝
這片現代化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共建有9座高標準設施大棚,由浙江援建,十二團塔南鎮和新疆漢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打造,是阿拉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之高效設施農業科普教育數字化中心建設項目實施地。
誘人的車厘子。朱志升 攝
去年10月份,杜韓雪入職新疆漢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她看到了公司采用現代科技種植農作物的好處,更感受到了第一師阿拉爾市高效設施農業的發展前景。
新疆漢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和工人交流櫻桃管理情況。朱志升 攝
新疆漢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以介紹,公司在阿拉爾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運營9座高標準設施大棚,種植了小番茄、草莓、藍莓、櫻桃等作物。目前,小番茄和草莓銷售已接近尾聲,藍莓正在熱銷中,櫻桃和人參果即將上市。
紅彤彤的車厘子惹人愛。潘許 攝
“相比普通種植技術,專業化、科技化種植技術產出的農產品在品質和環保上占據很大優勢。從今年春節截至目前,公司已接待1000人次來這里體驗田園采摘和現代農業技術。”陳以說。
新疆漢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檢查水肥一體化運行情況。朱志升 攝
這里的農產品為何深受客商和游客青睞?該公司技術員阿比力提甫·艾力指著正在操作的施肥機說:“這些大棚主要采取水肥一體化管理技術,配備自動化溫控系統和信息監控設備,能精準監測土壤營養、溫度濕度等各方面的數據,調控每一個環節,制定每一個生長階段的管理方案,為作物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產出高品質農產品。”
目前,該公司正以“科技賦能農業、生態引領未來”為核心,積極打造基地兩大功能定位:一是打造阿拉爾農旅項目體驗基地,通過沉浸式場景與互動科技,融合農業科普、文旅體驗與生態教育,塑造“可看、可學、可玩”的農業文旅新標桿;二是打造新疆設施農業產才融合技術轉移中心,以技術展示、成果轉化與人才孵化為抓手,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新疆設施農業向智能化、低碳化升級。(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潘許 朱志升)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