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坐灣,墳坐崗;房打丫,墓向頂”是一句流傳于農村的俗語,過去農村,一般普通百姓,不管是識字的,還是不識字的,都耳熟能詳。
這話被稱為是一種普通俗語,但是,也被納入到農村的風水順口溜之中,因此,又被稱為風水俗語。主要是這句俗語,與農村建房、葬墳選址有關,也與建房和葬墳的朝向有關。
在農村,這句俗語還有一種變體:“人坐灣,鬼坐崗;房打丫,墓向頂”,其意思與前面一句俗語的意思是一樣的。
過去農村,兒子多的人家,兒子長大后要分家,分家后免不了要另選地方建房。建房選址時,得自己初步挑選地方。
在農村,除了自家的地和山外,就是別人家的地和山。如果自己家的地和山,不適宜建房屋,就只好到別人家里的地里和山上去找。
找到合適的,還不能太過于聲張,在別人不知不覺中,得用自家的地或山調換過來,只有山和地變成了自己家的,在建房時才沒有阻力。
如果八字還沒有一撇,地或山還是別人家的,就大張旗鼓地說出自己的打算,就可能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半途而廢。
要知道過去農村篤信風水,也許你們家在為建房選址,別人家也同樣在為建房選址,倘若你提前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別人還以為你請人看過了,可能是作為宅基地的“風水寶地”,提前下手,把地弄到手。
在農村,各種情況比較復雜,人心難測,在你沒有得到地之前,什么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不得不未雨綢繆。
葬墳的選址也是一樣。過去農村的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后,都喜歡為自己百年之事做準備,比如,提前把棺材、壽服準備好,同時,趁自己還能走的時候,挑選一塊好地,作為自己的安眠。
一般來說,老人通常要挑選多個地方,并將這些地方按照好差排序。之前就將這些地藏在肚子里,只有覺得到自己時間不多的時候,才作為遺言留下來。
大多數的子女都會按照老人的遺言照辦,畢竟這是老人最后的愿望,不管這些地方的“風水”是否好,還是以實現老人的愿望為好。
不過,這些老人對這些地方觀察了多年,再加上過去的老人對民間風水習俗,多少還是懂一些的,有的還有一定的研究,因此,他們看重的地方一般不會很差。
上面所說的這句俗語,是過去農村建房葬墳、選址時,普遍遵循的傳統規矩,也是老人口口相傳的經驗之談。
那么,如何理解這句俗語呢?下面就來解讀一下這句俗語。
一、屋坐灣
此話也說成是“人坐灣”或者“人坐塆”。
“灣”,又稱灣里,河流、溪水的拐彎處的內側,民間俗稱為“玉帶環腰”,也有的是“眠弓水”。
民間認為這種地方是“藏風聚氣”的吉地。再說,民俗中水代表財富,彎曲處水流平緩,象征財氣匯聚。因此,這樣的地方能夠帶來安穩的生活,以及財運和財富。
“塆”,也稱塆里,通常指山地有山三面環抱的小塊平地,這種地方也是“藏風聚氣”的吉地,適宜山區民眾用來建房。在山區,很多村莊的名字后面就帶有一個“塆”字,而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塆”就指村莊。
總之,不管是河流、溪水的拐彎處的內側,山地有山三面環抱的小塊平地,均是當地人選擇建房的理想之地。
二、墳坐崗
在民間又稱為“鬼坐崗”,主要是有一些地方習慣把去世的人稱之為“鬼”,在這些地方沒有貶低意思,一種地方稱謂而已。
這話的意思是說,墳墓適合葬在野外的高處,即民間所謂的“起包”處,即土包之類的高地。山地則適合葬在山崗上,民間有葬墳要“開窩”的說法,也就是像朝上的鳥窩一樣地窩,即便如此,通常也是指山崗上的地窩。
民間傳統習俗認為,墳墓葬在山崗上,既背后靠山,前面又視野開闊,寓意后代子孫有靠山、前程遠大。
從實用性的角度考量,將墳墓葬在高地或山崗,主要是山崗地勢穩固,又可以避免墳墓被淹或被水沖毀。再就是山崗平時上去的人比較少,這也符合陰宅求靜的原則,免經常遭人打擾。
當然,墳墓葬山崗,按照民間習俗的說法,不是每座山崗均是葬墳的地方,一般要求山崗左右兩邊要有青龍山和白虎山來護衛,前面最好有朝水,形成藏風聚氣的格局。
三、房打丫
這話的意思,一般指山地建房,前面有起伏山嶺,建房屋時,特別是建正屋時,在放線的時候,正屋的中軸線朝向,要對準山嶺的“丫”字處。
山嶺的“丫”字處,在一些地方稱為山坳,有的地方則稱為山埡,風水習俗中稱為“過峽”。
這種朝向的民間說法,用來比喻人生就像是跋山涉水,前面有一道道的山嶺要翻越。而翻越山嶺時,最容易通過的就是“丫”字處,也是山鄰的“活路”。寓意家人有“活路”。
四、墓向頂
這話的意思說,墳墓的中軸線要朝向山頂,或者前面地勢最高點。
墳墓與建房一樣,同樣也有一條中軸線,通常來說,在打金井時,先得把中軸線確定下來,之后,在落壙的時候,再次校正中軸線。中軸線的前方為朝向,后方為坐向。一般來說,立墓碑時,其朝向也要符合中軸線的朝向。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墓碑的朝向就是墳墓朝向的原因。
墳墓向頂,原意比喻墳墓內的先人已經到達人生終點了,即登頂。后來,民間賦予了新的寓意,象征后代步步高升,借山勢之氣,來提升家庭或者家族運勢。
總的來說,這句俗語總結了民間建房和葬墳選址的原則,對于人居環境來說,注重藏風聚氣,同時還要選擇安全、資源豐富的地形;對于葬墳來說,注重得勢乘氣,利用山勢水水來寄托對家族興旺的祈愿。
現在的農村,這句俗語,對建房選址和葬墳,特別是建房選址,仍然具有參考價值,然而,我們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結合科學規劃,比如地質安全、生態保護等,進行理性參考,認真鑒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