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禁漁五年,江面景象翻天覆地。不少人撞見魚群扎堆,甚至把水攪黑。“以前一網下去沒幾條,現在魚群直蹦跶。
”老漁民的話,讓大家既高興又犯嘀咕。為啥要搞十年禁漁?
看看過去的長江就懂。
早年漁民隨意捕撈,大小魚全不放過。1954年長江捕魚近43萬噸,后來一路暴跌。到2010年,年均捕撈量只剩10萬噸。
白鱘沒了,白鱀豚也難尋蹤跡,生態快撐不住。
鄱陽湖老漁民詹興旺回憶,以前能捕百斤大魚。后來絲網50米長,旺季也只撈四五斤魚。
魚越捕越小,越捕越少,不禁漁真不行了。禁漁五年,長江悄悄變了樣。
安徽池州、重慶萬州、貴州遵義,魚群頻繁現身。
監測顯示,2021到2024年,土著魚類達344種。比禁漁前多了36種,資源量一年比一年漲。江豚數量也回升到1240頭,總算止住跌勢。
這時有人擔心:魚這么多,會不會泛濫成災?想想就知道,長江有自己的生態賬。各種生物相互制衡,哪會說泛濫就泛濫。
以前沒過度捕撈時,也沒見魚“擠滿”長江。生態系統自己會調節,人類少插手才是好事。
這五年成果來之不易,全靠嚴打非法捕撈。2024年公安機關破獲涉漁案件6000余起,震懾力夠強。“三無”船舶查扣1200艘,團伙作案沒了底氣。
農業農村部也沒閑著,安置退捕漁民超14萬人。養老保險參保22萬,5萬多人已領養老金。
如今政策體系更完善,雷達監控盯著重點水域。
可長江生態離徹底恢復還差得遠呢。歷史性的魚類資源,哪是五年能補回來的?
就說白鱘滅絕的痛,至今讓人心里難受。未來十年禁漁期滿,要不要繼續護漁?有人覺得該讓漁民適度捕撈,有人怕開閘后前功盡棄。
其實合理規劃才是關鍵,娛樂垂釣或許能試試。
但有一點得牢記,禁漁期千萬別碰法律紅線。非法捕撈后果嚴重,牢底坐穿不是開玩笑。長江是母親河,護漁就是護咱們的飯碗。
五年看到希望,十年才能穩根基。至于以后咋管,還得看大家怎么想。你覺得十年禁漁后,該繼續護漁還是適度開放?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一起為長江支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