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分會公布2025年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5.5萬輛,同比增長14.5%,環比下降9.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687.2萬輛,同比增長7.9%。前幾年國內車市零售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今年4月零售僅稍低于2018年4月181萬的最高水平,處于歷年4月零售歷史高位。
4月乘用車市場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4月乘用車廠商批發和生產均創當月歷史新高;二是2025年1-3月乘用車國內零售實現6%的正增長,4月增速達14.5%,同比凈增22萬輛,實現2025年1-4月7.9%的超預期“開門紅”;三是今年直觀的降價價格戰稍顯溫和,但年款增配、調整車主權益等隱形優惠措施層出不窮。4月份僅有14款車型降價,較去年4月份的41款和2023年4月份的19款數量大幅下降,體現了降價潮明顯降溫的特征。4月傳統燃油車的促銷幅度22.2%,較上月增0.1個點,燃油車促銷連續10個月穩定在22%左右。
四是4月自主品牌乘用車批發份額70.3%,國內零售份額65.5%,較去年均增長8個百分點左右;五是2025年1-4月廠商庫存總體穩定,1-4月廠商庫存增8萬輛,渠道庫存增4萬輛,總體流通體系增12萬庫存,而去年1-4月廠商庫存總體降41萬輛;六是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回升到51.5%,呈現出由報廢更新、以舊換新疊加新能源免征購置稅等普惠政策托底背景下的新能源強勢增長。
七是2025年1-4月自主燃油乘用車出口83萬,較同期的96萬出現13%下滑,自主新能源出口48萬增長86%,新能源占自主出口37%。雖然年初自主品牌在俄羅斯主動去庫存,對俄羅斯出口下降,但自主品牌的俄羅斯市場份額依舊保持55%以上高位,4月的出口逐步趨穩,考慮到俄羅斯汽車工業現狀,中國汽車對俄出口還會恢復到一定水平。
八是增換購貢獻度持續增強。截至4月24日24時,全國汽車以舊換新270.5萬輛,申請量較3月24日的150萬輛,增加了120萬份。參考3月私人家用乘用車零售172萬輛左右的規模,4月份大約近70%的私人購車用戶是以舊換新的受益者,私人首購用戶降到31%左右,消費升級的增換購成為購車消費的絕對主流。
新能源汽車方面,4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115.1萬輛,同比增長40.3%,環比下降1.5%;1-4月累計生產407.8萬輛,增長44.5%。4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90.5萬輛,同比增長33.9%,環比下降8.7%;1-4月累計零售332.4萬輛,增長35.7%。
可以看出,一些銷售補貼政策的出臺,對于乘用車市場的刺激作用還是存在的。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啟動早,補貼政策一步到位,且對新能源車有偏向性,單車補貼金額更大,刺激了市場置換需求的持續釋放。同時,很多省市在國家促消費政策推動下,出臺并逐步落實了相應的促消費政策,為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展望5月,乘聯分會表示,2025年5月共有19個工作日,與去年5月相比少2天,尤其是端午節在5月31日,不利于車市產銷平穩增長。隨著2024年報廢更新政策啟動,2024年5月的市場逐步恢復,今年5月的基數會相對較高。
在國家促消費和多省市對應的促消費政策的推動下,5月車展線下活動持續活躍市場氣氛并將加速拉升人氣。在品牌產品矩陣日益豐富的背景下,此次上海車展的新車發布力度溫和,自主新勢力品牌多為中高端車型發布亮相,合資車型率先開啟新能源上市驚喜價,預計5月車市增長相對平穩。
同時,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對新能源技術的認可,消費者對新能源乘用車的接受度不斷提升。春節前的燃油車消費潮轉為節后的新能源消費潮,反映出消費者購車觀念逐漸向新能源傾斜,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性能、續航里程和安全性等關鍵指標,同時豐富產品車型,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當然,由于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且出現超預期的普遍加關稅的巨大外部變盤壓力,消費心態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此部分影響或在后續月份市場表現中逐步顯現,且國家早有促進內需的政策導向,因此我們的發展靠“內需、外需”共同推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乘用車市場穩內需的效果也將持續體現,在海外汽車市場環境相對寬松國家及地區的出口業務開拓也將有望成為車企新的增長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